培育共同体,铆紧“平台链”。健全校企合作“政府、学校、专业、教师”四纵和“政校、行校、企校、校校”四横联动机制,优质高效打造“政、园、企、校”命运共同体,促进产业需求侧和职业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自2019年实施职业教育改革以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26个,与沿海、成渝地区及园区企业合作65家,签订“订单”“定向”培养协议52份,开展识岗、跟岗、顶岗实习2800人次以上。
优化供给侧,熔铸“人才链”。坚持产业引领人才供需匹配,探索实践“课证赛岗”育人模式和“校企横向合作+校地纵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年均向高职院校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1100人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8.1%。截至目前,投入2000万元对职业教育实训场室及教学实训设备提档升级;校企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等培养标准11个,编制课程标准21门、实习实训标准6个。
提升竞争力,延伸“服务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构建“政府部门+职业学校(专业组)+企业+乡村(社区)”职业培训联合体,以企业职工、退伍军人、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人群为重点,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助力现代化建设高位推进。近三年为社会(含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咨询服务113场次,技能培训累计6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