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延安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延安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2-05-14 02:01:50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近年来,延安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机制激励人,以事业凝聚人,以文化塑造人,以感情温暖人,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立德树人的方向标。近年来,该校党管人才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工作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指引,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力量配备,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用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确立学校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举措。二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精准掌握学科专业建设需求和本学院动态,将党内党外优秀人才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三是建立人才工作例会制度。经常性研究、决策人才工作重大事项,统筹各项人才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工作具体问题,督促、检查人才工作落实情况,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强化延安精神传承,打造理想信念的新高地。该校坚持以延安精神立师德、铸师魂,结合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构建了以延安精神为特色的育人文化和师德建设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责任。通过举办“延安大学八九十年代教师教材教案展”“茗约兰蕙”和“师德教育工作坊”,组织新入职教师赴梁家河、南泥湾旧址进行现场教育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学校精神。近年来,学校教师集群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先后有27人次获国家级、省级师德荣誉,11个二级学院和单位获省级师德先进集体荣誉。

  ——把握战略机遇,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的组合拳。该校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契机,建立健全人才引育机制,突出办学特色,凸显学科优势和特点,主动汇聚人才、持续培养人才、积极成就人才。一是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和延安市对人才引进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宽政策支持渠道,积极对接市校融合发展,实现了与延安市人才政策体系并轨。二是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有机整合,先后修订出台了《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暂行规定》《教师攻读博士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人才制度整体优势,形成了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治理体系。三是推行“年薪制博士”“订单博士”“柔性引智”等人才政策,对领军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年薪制、月薪制、协议工资制等薪酬方式,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四是形式多样精准引才。引才对象精准,注重“按需引才”,做到精准定位,方式创新,运用“云招聘”“云洽谈”等智能化方式,增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引才实效,并且学校“三项机制”中设立引才奖励制度,激发二级学院招才纳贤潜能。五是全面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发挥高校创新主体作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增强人才服务和保障能力,引导人才更好地潜心育人,潜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

  ——形成尊重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的服务链。该校党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革新管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机制,将管理重心向支持和服务转变,坚持服务导向,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实施“暖心工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效率,着力打造了高质量、高效率、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学校关心解决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住房、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优化财务支出结构,完善教师发展投入机制,稳步提高教师收入待遇;调配资源,重点投入,完成187套拎包入住人才房装修设施配备,妥善解决了引进人才配偶的工作安置问题,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科研创造良好环境,切实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

  ——加快人事管理综合改革,打造队伍建设助推器。该校遵循人才资源成长规律,坚持以改革为先导,系统设计,统筹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出台《延安大学岗位设置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形成融岗位设置、聘用、考核、绩效分配“四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岗位资源配置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实施了岗位设置与分层分类管理改革,实现了岗位分类细化优化的科学设定和管理;实施了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了以岗位绩效考核为重点的校内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完善以分类管理为基础,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了个人与学校的融合发展。通过岗位聘用形成了全员聘用、绩效挂钩、劳酬结合的考核竞争机制。通过绩效分配的杠杆调节作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按劳取酬、优绩优酬的氛围,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优化学科队伍,形成人才服务地方孵化器。该校围绕延安红色文化资源、陕北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等三条主线,组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逐渐形成了服务陕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此外,学校成立该校乡村发展研究院,为陕北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组建“延安红色筑梦博士创业联盟”;与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延安红色筑梦博士创业联盟科研转化基地。通过各种形式,该校集聚一批以博士群体为主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推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与转移,为推动区域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周雨曦审核:刁巧燕终核:冯丽)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205/10/123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