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

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2-05-20 00:13:15作者:佚名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汽车发动机如何快速拆装、怎样酿造一杯醇厚浓香的啤酒、用机械臂下五子棋是种什么体验、婴幼儿的保育都有哪些注意事项……近日,山东省青岛市的职业学校“各显神通”,以线上形式举办“职业体验线上展播”等活动,为许多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职业技能课程。

  5月1日,新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5月8日至14日,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

  从5章40条修改为8章69条、增加“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法律责任”3章、由3400余字修改为10000余字……这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制定以来的首次修订。“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表示。

  如何从法律层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职业教育法怎样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贯通?为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新职业教育法作了哪些规定?围绕新职业教育法的相关热点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法护航,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

  如何从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实现“平起平坐”?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宋芳表示,“要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贯通,打通‘断头路’、构建‘立交桥’。”

  对此,新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分、资历以及其他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

  此外,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同样值得关注。在新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接受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可以依法申请相应学位。

  “在当前国情下,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融通,为不同追求的职业教育学生的发展多元化,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其信表示。

  “‘不同类型、同等重要’是本次修法对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重要肯定,在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发展预期,为职业教育下一步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法律基础。”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认为,新职业教育法有利于激励全社会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一样有高学历”。

  以法律破局校企合作“一头热”

  在冰面上钻孔、测冰厚、浇水修冰……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制冰师正在一丝不苟地工作。他们中,就有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的学生。

  对于订单班的33名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将为北京冬奥会的制冰工作出一份力。2019年,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开创“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向国际顶尖制冰大师“取经”、参与国内国际赛事的制冰工作……订单班学生张强深深感到,这几年的学习不仅学到了技术,还拓宽了眼界。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学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近年来,职教订单班开始热门起来,职业院校结合自身特色,通过“订单”形式,为企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但在实践中,校企合作“一头热”、人才供需“两张皮”、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实际问题仍旧存在。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处长张涛表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新职业教育法中,“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入总则,为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如何让企业更积极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发挥其办学主体作用?新职业教育法明确,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

  对于新法规定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林宇认为:这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

  如何鉴定每一颗宝石最具特点的地方?怎样根据多条鉴定依据判定宝石的品类名称?近日,在2022年甘肃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地质与珠宝学院的学生贺江涛,参加了宝玉石鉴定赛。谈到为何选择珠宝鉴定这门专业,贺江涛说,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发现自己很适合做宝石鉴定,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也坚定了他以后从事相关职业的决心。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生存之道。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名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也要看到,我国重点领域技能型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预计在2025年缺口将接近3000万。

  怎样让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香起来”“热起来”,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面对这一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新职业教育法予以回应。保证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畅通升学就业渠道……新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进一步规定。此外,为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新法还明确国家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国家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新职业教育法将其写入总则。在不久前公布的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中,高技能人才依然是主要群体,产业工人占奖章总数达到42.5%,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363人,占产业工人的71.3%,许多为80后、90后。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正慢慢形成。

  “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方,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能够提高技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提高技能供给质量,满足技能型社会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林宇说。

  “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宋芳表示。

  观点集萃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结构更加完备、内容更加充实、定位更加清晰,法律的时代性、适应性、可操作性明显增强。此次修法有很多制度创新和亮点,是一项高质量的立法。比如,加强了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并落实为具体制度,首次规定公办职业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了职业教育是分类教育而不是分层教育的法律定位,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国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协调;明确了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导向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等。相信在法律实施后,一定能够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杜玉波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充分贯彻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吸纳了近些年来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做法,积极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建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法律落地落实的配套制度规定。比如,职业教育法打通了职业教育中升高、专升本和获取学位的通道,实践中如何操作,需要有具体的制度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殷方龙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职业教育的内涵、工作机制、制度设计、政策支持、促进保障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有很多亮点和突破。建议持续加强职业教育法的普法宣传,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法律确定了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体验活动、创新大赛活动、主题推介活动、志愿帮扶活动等,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认识、体验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活动成果,不断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火起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巍

  (记者 李睿宸 通讯员 刘玉洁)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205/t20220516_6278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