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扶贫战役中的重要力量。我省高校强化长线思维导向并探索出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良策实招,助力贫困地区夺取脱贫工作的全面胜利。
定向资助定西学子榕城创业
2016年之前,甘肃定西籍高考生李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求学之梦希望渺茫。“大学四年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全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偶然,他得知了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对定西学生的资助政策,最终成功考取了该校,并在学校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
2016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与定西市签订了《定向资助招生协议书》,设立规模达4500万元的“新星教育专项资金”,计划在十年帮扶期内,定向招收定西优秀贫困学生240名,资助四年的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创业辅导,资助金额2500万元;向定西市临洮县衙下中学捐赠2000万元,支持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和教学质量提升。
李伟在介绍农产品
扶君上马,再送一程。2017年起,李伟在学校的支持下自主创业。他和同学合股成立公司,经营家乡甘肃定西的药材等特色产品并上线了电商平台。2018年暑假,李伟团队和定西市福星镇大湾村农户签订中药材订单收购合同,助推当地精准扶贫。他们直接向定西农户收购药材80万元,减少了中间商环节,提高了农户的收购价。据估算,公司成立以来,定西市福星镇大湾村80余户农民年收入人均提高两三千元。
帮扶贵在对象精准,重在措施有力。2016年以来,我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实施扶贫项目,通过培养人才、技术转让、援建产业园等实质性举措,开启脱贫攻坚“加速器”,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福州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建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等省内各高校,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形成全方面、多层次大扶贫格局。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创业精神,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生态扶贫,产业驱动拔穷根
贫困往往与生态环境脆弱伴生,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福定生态林退耕还林
甘肃凤翔镇张家湾村的山头上,李家岔村村民李锋和几位工友正在清理生态林中的杂草、垃圾。57岁的李锋和弟弟李宏一家生活在一起,他们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5月,李锋成为福定生态林的一名护林员,每月有了600元的固定收入。2018年,他家的40亩山地被列入“生态林”二期用地,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获得补助2万元。耕地变林地,一家人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挣钱。当年,李锋全家实现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汇集了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我省高校聚合资源优势,凝聚各方合力,对贫困地区的未来发展、长远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蓝图。
福建农林大学探索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扶贫”模式,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张国防将闽西山区县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带到了定西。种植耐旱树种,增施有机肥,建设水利设施……几经试验后,生态林存活率高达98%,曾经的秃山头逐渐绿了起来。同时,生态林的建设也催生了育苗、护林、水利施工等需求,给当地群众带去了增加务工收入的机会。
福铁村民宿农庄
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原有30多座古厝无人居住,部分农田荒废,农民创收积极性不高。2016年,闽南科技学院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福铁村5000亩集体山地,盘活农村现有闲置资源。如今,荒凉古厝变成了民宿画廊,溪畔洁净溪水清澈,还探索出共享农庄新模式。福铁村摇身一变,从平凡村变成了特色村。
武夷学院发挥应用型专业优势,在闽北地区实行“科技+扶贫”工作模式,用科学技术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切实让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汇聚了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我省高校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努力在祖国大地书写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
上一篇:追随父亲,扛起扶贫减贫事业
下一篇:志智并扶,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