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西安交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西安交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2-05-20 03:36:11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发展。

  
瞄定高质量勇闯人才培养改革“深水区”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微宣讲团开展宣讲

  该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步发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建强课堂教学“主阵地”。该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重点学科建设,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施思政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四史”系列课程以及“《共产党宣言》导读”“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等课程,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业导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积极构建第二课堂思政育人体系,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思政育人新途径。该校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通过组建西迁精神微宣讲团、建设“思政影厅”等,努力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建设高地,2019年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制定实施《党建引领加强学院书院协同育人举措》,夯实学院党建和育人工作的主体责任,形成双院协同育人合力;通过“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主题教育、实施思政课程“14+2”学分教学改革、与陕西12地市签署协议开展千名学生进政府了解社情民情、实施“青马工程”培养青年政治骨干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深入实施学生就业“五个引领计划”,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用心育新人坚持五育并举促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师生排演《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话剧

  该校不断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用“爱美追美”浸润学生心灵,用“育体育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用“爱劳善劳”丰富学生情怀。

  一是推进体育改革。该校建立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团体活动为载体、体育社团为纽带、运动竞赛为标杆”的“四位一体”体育模式,实施以体能增强、技能掌握、习惯养成为核心的体育综合评价制度,开展“新生杯”各类比赛、“西迁马拉松”等各类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积极改进体育教师聘用方式,完善体育中心—团委—书院协同机制。

  二是提升美育工作成效。该校印发《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提升美育课堂教学、强化美育实践、加强美育师资队伍、整合拓展校内校外美育资源、打造美育系列品牌活动、加强特色文艺作品创作与传播、发挥学生艺术团引领作用、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美育国际交流9大举措,健全美育工作机制,提升美育工作成效。目前该校已建成50个以上美育实践基地。

  三是持续推进劳动教育改革和实践。该校印发《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劳动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各校区教室、花园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由党支部、团支部或班级为单位包干负责等举措,落实劳动教育。

  
探索新范式构建产教融合大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

  该校持续推进创新港内涵建设,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作用。2021年4月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通过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真正实现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

  该校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与该校合作共建的核电智能决策与预测运营技术联合实验室得益于校企深度合作,已形成了2篇SCI科研论文、5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核电的智能运维。自2021年4月以来,该校已与国家电网、中国联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51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共建了校企研发平台。该校于2020年12月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并在2021年度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获评优秀。

   (责任编辑:周雨曦审核:刁巧燕终核:冯丽)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205/18/1239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