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抓好未成年人思政教育,潍坊寿光市以“讲深、讲透、讲好”为目标,围绕一支队伍、五类课堂、三项保障,在深化思政教育上下细工求实效,走出了一条创新思政教育的新路子。
一体统筹建队伍,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建队伍、抓教育。以学校为主导,组织专职思政教师、党员教师、班主任,在138所中小学、职专建立了1660多人的专兼职思政教师队伍。以社会为支撑,组建党员领导干部宣讲团、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先进模范宣讲团、社科专家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健康美德新生活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等8支宣讲团,推动理论宣讲融入思政教育。以家庭为补充,聘请160多位家长担任学校“思政教师”,深化家校共建内涵,形成了学校主体、家校互联、社会共建的新局面。
五类课堂抓教育,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根据未成年人年龄心理特点,重点打造5类课堂,用直观形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增进学生情感体验、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一是理论宣讲课。组织宣讲团成员和思政教师,用历史大事、名人故事、家乡变化、少年榜样等,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二是家校共建课。每年至少举行2次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进园亲子共成长,让家长现身说法、互相交流,引导家庭这个关键力量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党史教育课。把讲与看、读与说、感与悟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看红色电影、访革命教育基地,读《听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等系列图书,开展写感想、说感悟、讲故事、编剧本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回首历史、感受荣光。四是传统文化课。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组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深化校园文化,打造了“三圣文化”“红心向党”“红柳讲堂”等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用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育心。五是社会实践课。将思政教育融入文明实践,组织“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学生与父母、长辈共同开展文明劝导、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50场次,让青少年在奉献社会中提升了道德修养。
三项保障促提升,解决好“讲得巧”的问题。突出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化于无形的根本要求,强化措施抓保障促提升。一是队伍上抓提升。聘请高校教师、思政专家对思政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先后评选优秀案例200多个,开发优秀校本课程30余套,潍坊科技学院13项学生思政工作“一院一品”项目,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思政成果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类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是阵地上抓拓展。整合资源,新建乡村“复兴少年宫”30多处,建设学校“小菜园”138个,与菜博会、三元朱村等共建教育基地286处,把蔬菜大棚、乡村社区、校园菜地变成思政育人、劳动育人的大舞台。三是行动上树标杆。选树优秀思政教师400多人,县级新时代好少年115人,“红心向党好少年”3300余人,涌现出了照顾患病亲人冯小雨、捐骨髓救妈妈的肖恵玹等一批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寿光市先后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全省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