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河南科技大学: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科技大学: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6-03 01:21:45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新时期综合性大学如何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命题。近几年河南科技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学校秉持“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在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同时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一、脱贫攻坚,科技先行

  

  “扶贫攻坚,甘薯先行”,这是袁隆平院士在2019年提出的口号。为解决这一甘薯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河南科技大学于2018年成立了河南省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河南科技大学多位甘薯方面的专家教授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撑。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已帮扶省内各县区三年有余,以汝州市为例,帮扶期间举办视频直播50余次,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达20余万人;特派员们深入田间技术指导达500余人次,辅导种植户6700余人次。

  

  二、成果转化,实践先行

  

  甘薯团队与汝阳县政府、伊川县政府、汝州市政府等相关单位或企业合作,成立了数个产学研基地,为5个县级政府、15个乡级政府、80个行政村和50余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提供技术支撑,累计推广100万亩脱毒薯苗,鼓励薯农建立加工厂11家,带动5000多贫困户增收6000万元,巩固脱贫解困1.3万人,累计带动经济效益17.5亿元。

  

  以伊川县为例,为解决甘薯技术问题,团队在伊川县注册成立了洛阳薯乡薯业科创园有限公司,打造了脱毒试管苗从实验室走向田间的平台,使千家万户用上了优质的健康薯苗。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帮助伊川县建立了“理念引领、技术支撑、干部推动、群众实践”的推广模式。2021年,脱毒薯苗在全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万余亩,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增收的无缝链接,把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引向贫困户,稳步脱贫,有效脱贫。团队联合地方打造“岭上硒薯”高端鲜薯品牌,建成“岭上硒薯文化馆”,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洛阳甘薯产业文化节”。目前,团队运用三产融合模式,已经帮助全县16257户65489人脱贫、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2%,使甘薯真正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密码。

  

  三、产业振兴,理念先行

  

  为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利用多学科优势,于2017年领衔注册了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和洛阳富硒农业研究所,并于2020年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甘薯产业研究院由数十名深耕甘薯茎尖脱毒、营养栽培、田间管理、富硒技术、贮藏、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为甘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成果转化。

  

  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优质甘薯品种进行脱毒快繁、组建全国首家最大专家团与学生团队对薯农进行“线上+线下”帮扶指导等方式进推动第一产业的振兴;通过帮助乡村建厂提高甘薯附加值、研发技术推动乡村企业转型等方式对第二产业进行赋能;通过创建特色甘薯品牌、进行包装推广、搭建产销平台等方式搭建新型甘薯第三产业模式。

  

  创建“烟薯轮作”模式。围绕洛阳地区烟草和甘薯两大产业,提出产业综合体生产新模式。重点开展“烟草—甘薯”产业综合体土地流转与轮作制度研究、烟用农机在甘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烟用育苗大棚在种薯繁育中的应用研究,建立洛阳干旱、半干旱地区“烟草壮大、甘薯香甜、优势互补、融合有序”的产业综合体新模式。

  

  四、农业振兴,规划先行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甘薯研究团队,致力于甘薯全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构建成功一套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在甘薯脱毒、双膜种植、绿色种植、富硒技术、薯烟间轮作、错峰销售、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等方面创新突出,转变了薯农的种植观念,提升了干部对甘薯产业的认知,引领了甘薯产业的发展方向。“小红薯、大健康,小红薯、大效益,小红薯、大产业”,甘薯卖出了水果价,甘薯产业以“见效快、接地气、可复制、可持续”的特点,在洛阳脱贫攻坚大决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此,河南科技大学于2021年9月2日向洛阳市委提出了《关于打造洛阳百亿甘薯产业集群的建议》及方案。学校作物学一级学科是河南省高校中2个博士点之一,旱地作物是其中的优势特色方向之一。学校组织甘薯产业研究院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研讨,提出了《洛阳百亿甘薯产业集群的建设方案》。目前,洛阳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论证、完善方案,使其尽早付诸实施,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柱产业。

  

  五、文化振兴,人才先行

  

  汝阳县是河南科技大学对口帮扶县。学校党委积极鼓励动员教职工和学生结合汝阳县需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帮扶、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引导毕业生、优秀校友扎根汝阳就业创业,为汝阳县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强化人才输入。2021年,学校共有10名研究生通过人才引进“直通车”到汝阳县事业单位工作,全部纳入汝阳县拔尖人才队伍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2021年共引导9名毕业生到汝阳县相关单位就业。学校组建成立了27支260余人的“助力乡村振兴职工志愿服务队”,到汝阳县基层进行文化、技术服务。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形势下,学校组建了由100余名师生参与的5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汝阳县、乡、村、田间地头、企业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深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依托“校地合作”战略平台,对汝阳县的农业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及农户,本土电商直播带货人才、跨境电商人才,医疗机构骨干医师、带教医护师资、管理人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文化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开展业务、技术、文艺等方面培训。

  

  (河南科技大学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2/05-27/24569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