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德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总目标,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战线在深化和巩固文明城市成果中发挥排头军和主力军作用,成效显著。“最美1m2”特色品牌成为建德深化和巩固文明城市成果的金名片。近年来,约8.3万人次参与“美在礼仪·十个一”活动,新增浙江省文明校园1所,建德市文明校园56所,实现100%全覆盖。
统筹谋划,吹响学校“美在礼仪”前进号
一是压实三级工作责任制。出台《建德市教育局深化和巩固文明城市成果方案》,要求各学校、各直属单位牢固树立教育系统一盘棋思想,把文明城市深化和巩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局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局、校、班三级责任体系,形成局班子重点抓,校园长负责抓,教职工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2022年,教育系统共召开相关会议120余次,参与人数达4900余人。
二是挥好督导检查指挥棒。把测评迎检工作纳入“班子联片、干部联校”蹲点联系的重要内容,局班子成员及机关工作人员定期深入联系的学校,定期检查、定期指导。同时,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开展文明城市的复评工作专项督导,双管齐下,保证此项工作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责任督学80名,分为4个大组,共开展专项督查170余次,找出问题62处,均已整改到位。
三是充实文明测评主力军。教育局抽调各科室精干力量组成创建专班,统筹指导、跟踪督办教育系统文明城市复评工作,各学校抽调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等科室的组成创建专班,逐项落实本校的文明城市复评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市教育局共有文明城市专班人员12人,各学校专职队伍有59人。
创新形式,拉起学校“美在礼仪”靓点圈
一是围绕“一个品牌”。以“最美1m2”活动为载体,培育新时代学生文明新风尚,推动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浙江有礼.德润建德”教育,实现全市学校文明礼仪教育100%覆盖。全市近5万名中小学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建德市新时代好少年10名,杭州市第十八届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3人。设立“校园文明110”,开展“不文明行为我来找”活动,发现并整改问题2859个。
二是开好“一门课程”。全市中小学开足开齐道德与法治课,发挥120余名专业思政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组建3个政治名师工作室,挑选40名教师到杭师大进行专业培训,筑牢学校意识形态阵地。
三是培养“一项特长”。以双减为契机,重视五育并举,注重学生素养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0所、全国排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2所。
宣传引导,弹好学校“美在礼仪”主旋律
一是以活动提升测评知晓率。让广大师生对《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教育系统的创建工作任务有充分的了解,树立身边榜样,在重要节点开展“我的中国梦”“文明礼仪”“浙江有礼 德润建德”“有礼故事”等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022年,共发放文明城市测评相关问卷46000余份,家长、师生对文明城市的知晓率达100%。
二是以典型激发测评内驱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参加文明城市测评典型,先后组织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校园”“最美教师”“文明少年”等系列精神文明测评活动,做到既有思想上的自觉,更有行动上的自觉。2022年,开展“美在礼仪·十个一”活动,建德市级文明校园实现100%全覆盖,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复评等活动236场次,7000余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4708小时。
三是以阵地展示测评新风采。充分运用教育网、校园板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文明创建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重点加强对文明常识、文明礼仪、文明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体内容的宣传,使文明礼仪、品德养成入心入脑。截至目前,共收集文明城市测评样报170余张、宣传橱窗230余处、电子屏97处。
家校合作,唱好学校“美在礼仪”协奏曲
一是健全家校合作网络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市、校、班三级家长委员会,畅通家校联动渠道。组织全市德育骨干教师编写地方特色德育教材《文明礼仪读本》《德文化》等。2022年,开展各层级家长会共270余次,参与家长人数达23000余人。
二是施行全员德育导师制。在全市56所中小学校中推行全员德育导师制工作,全体教师和问题学生实行“一对一”结对,做好谈心交流。经排查,2022年共有留守儿童1542人,经历家庭重大变故的学生190人,均已建立“一生一策”。
三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双减”大背景下,学生在校时间增长,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截至目前,全市持有心理健康A证16人、B证178人,C证3185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26人,其中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持证率达93.07%,学校班主任持证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