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2021)年度发布会暨第三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前沿论坛在广西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畅谈学术,分享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围绕“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大思政课”等高频热词,近年来,广西高校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思政课内容不断丰富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高校思政课如何把握“讲道理”这一本质要求?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表示,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伟大成就滋养青年成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之基。
办好思政课要胸怀“两个大局”。专家们表示,思政课只有讲道理,才能引导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更加富于思辨精神。才能帮助、引导学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明辨是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
广西不断创新思政课资源供给,丰富思政课的内涵,组织编写出版《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等思政课地方教材,打造100堂“壮美广西”系列思政课“示范课堂”,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青春力量。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高校深入挖掘湘江战役和百色起义等红色资源,编写成思政课课程讲义,开发“红色经典教育微课”等系列课程。着眼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编写出版地方区情读本作为思政课补充教材,将广西12个世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
近年来,广西科技大学深挖、用好“四史”资源,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现有思政课程体系为基础,积极开设“四史”必修课、选修课,推进“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我们始终聚焦铸魂育人,聚焦讲好道理,聚焦课堂主渠道,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书记赵君表示。
思政课这样讲深讲透
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关键在于老师。专家表示,教师是传道者,要明道、信道,前提是知道,所以要先行一步,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提升自身理论水平,进而才能以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者,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作为思政老师,要立足祖国、胸怀世界,要以世界的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
广西着眼扩量提质,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精锐方阵。实施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共遴选领军人物11名、卓越人才32名、骨干教师306名,带动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了思政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思政课育人格局。广西科技大学建立了校领导联系思政课青年教师制度,搭建学校领导与思政课青年教师沟通联系的桥梁,培养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方式方法很重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打造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组织学生模拟体验湘江战役、爬雪山过草地等VR虚拟场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红军战士的英勇不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秋认为,精心设计教学话语,对于提高思政课亲和力,讲好思政课至关重要。近年来,该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理论+实践”“课堂+舞台”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形成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走出校园上“大思政课”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放到社会生活中来讲”。我区各高校思政课纷纷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与社会生活、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上一堂“大思政课”。
当前,广西实施“大思政课”建设计划,引导同学们走向社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让青年大学生在实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长知识,见世面,学本领。各高校的大学生们踏寻红色足迹,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社区,在实践教学中更加深入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表示,“大思政课”彰显出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双向互动的特性,一方面,通过学校小课堂理论教育把基本理论和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增强学生的理论认知;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深化学生对社会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他介绍,该校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课素材,构建起一门纵向贯穿于大中小学全学段、横向贯通于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大思政课”。
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山松教授表示,学生在哪,大思政教育就在哪,学习在哪,大思政课就在哪。“大思政课”要映照世界大势、时代大潮、国家大局、社会大观。该校积极探索体验式教育,通过“红色之旅”等实践教学,让思政教育与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发展衔接起来,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感染力、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