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内书声朗朗,标准的多功能球场上学生们你争我夺,音乐室里学生们放声高歌……山影掩映下的忻城县红渡镇马蹄小学,是该县远近闻名的最美村级小学之一。“是广西教育厅的帮扶,为这些山里的孩子拉齐了人生起跑线。”马蹄小学的校长蓝志盛高兴地说。
广西教育厅帮扶忻城工作队集体宣誓:“不脱贫誓不收兵!”罗先彬 摄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忻城县的真实写照。自2003年起,广西教育厅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定点帮扶忻城县大塘镇、红渡镇和古蓬镇等3个乡镇11个贫困村。他们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特色优势,坚决打好“义务教育有保障”战役,在基础教育、“推普”进村、产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打造基础教育样板,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由于历史原因,忻城县人才短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农村学生需要到距居住地较远的地方去上学。忻城县红渡镇马蹄小学就是典型的例子。
过去,马蹄村只有一个设备简陋的教学点,生源不足20人,幼儿园更是连影子都没有。大多数家长只能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近70公里泥路和砂石路,送孩子到镇上读书。
2015年,广西教育厅驻忻城扶贫工作队入驻马蹄村后,倾听群众呼声,结合忻城县基础教育实际,投入资金631万元,将原教学点升级改造为一所占地20亩的完全小学,并特别支持60万元。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覃艳娟带领专家多次亲临指导,将该校打造成以壮文化为核心的自治区民族文化示范校、忻城县唯一的村级壮汉双语示范学校。同时,投入项目资金200万元,新建一所设施完备的马蹄幼儿园。
如今,马蹄小学涵盖一至六年级在校生218名,并配备音乐室、手工室、农耕博物馆等多功能教室,吸引周边4个村的学生竞相入读。
“学校环境好,老师教得好,祯怡由原来的差生变成优等生,我们放心啦。”谈起在马蹄小学就读四年级的孙女蓝祯怡,奶奶蓝美花心花怒放。
忻城县城关镇民族小学全貌。蒋汉辉 摄
城关镇民族小学是忻城县为配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而建,2019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其中,广西教育厅安排投入1000万元建设资金;同时,搭建粤桂协作平台,为该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
民族小学校长蓝丹梅介绍说,学校成立一年多来,得到广西教育厅的大力帮扶。在营养餐方面,受益学生1200多个;帮扶设立“四点半”课堂,受益学生近600个;通过粤桂协作持续帮扶,学校建设了创课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多功能教室,并配备相关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观。学生也由初期的963人猛增到1210余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民族小学六年级一班的蓝春霞,2018年从遂意乡增仰村易地搬迁至忻城县城关镇。她说:“学校开设许多兴趣班,通过学习,我的英语成绩从刚及格提升到到90分,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
十三五期间,广西教育厅先后投入定点村教育资金1670万元,建设完善4所小学3所幼儿园;配备880个学位,充分满足适龄儿童教育需求,补齐资源短板;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8至2020年,为忻城县补充教师1141人,落实教育资助“应补尽补”,受益学生157858人次;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大石山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求学梦”。
“推普”进村,消除交流障碍和事业振兴的绊脚石
忻城县很多村庄深处大山腹地,交通闭塞,村民交流主要以壮话为主,“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语言障碍成为制约当地脱贫致富的瓶颈之一。
古蓬镇上浪村委主任助理、飞翔桑蚕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黄克敏,就曾因满口壮话,无法与外人交流,在打工路上吃了不少苦头。2018年3月,广西教育厅在忻城县对口帮扶的7个贫困村率先启动实施“推普脱贫”系列活动,举办“小手拉大手”推普公益课堂、农民普通话夜校班、普通话比赛等活动。黄克敏赶紧报名参加。如今,她的普通话虽然还有点“夹壮”,但也基本达到与外界无障碍沟通。“参加种养学习和各类培训,有普通话在口,再也不用心慌了。”黄克敏说。
广西教育厅联合县语委办举办忻城县2020年青壮农民“普通话+技能”培训。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黄克敏的影响下,上浪村的姑娘、阿姆和一些贫困户也学起普通话。志同道合的学员们还纷纷加入飞翔桑蚕专业合作社。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合作社仅有半年时间开工,但营收也达30多万元,人均增收1万余元。与黄克敏同村的妇女蓝秀四等人,也在学会普通话并掌握一定技术后,顺利应聘到惠州市的制衣厂等企业务工。
在广西教育厅推普扶贫的感召下,红渡镇雷洞村小学近70岁的退休老师潘宜英,又回到熟悉的三尺讲台,成为忻城县普通话推广公益宣传者。“要想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就一定要学好普通话。”潘宜英说,“看到大家在生活和劳动中,越来越多使用普通话交流,作为教育人我深感自豪。”
驻上浪村第一书记祥立胜介绍,该村有400多名青壮年在外打工,目前已有300多人参加“推普”培训班;而在“小手拉大手”活动中,通过上学的孩子们“培训”家长学说普通话也成效显著。如今,工作队员进村入户走访时,大多数老人都可以操一口不算“标准”的普通话介绍情况了。在马蹄村,他们累计投入2.6万元,连续举办青壮年农民“普通话+技能”培训与竞赛等活动,参与群众儿童达900余人次。
三年来,广西教育厅驻忻城工作队先后3次承办全区与来宾市“推普乡村行”活动,举办35期“送培下乡”“普通话+技能”“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培训青壮年农民、中小学教师20000余人次,消除贫困群众与外界交流的语言障碍,推动忻城县教育特色扶贫。刚刚获得初级电工证的六纳村地车屯贫困户罗任安,信心满满地说:“学会了普通话,到县城周边揽活就容易多啦。”
产业技术培训,让群众脱贫致富“有根”
小孩读书不用愁,外出务工没有语言障碍。但要实现稳定“脱贫致富”,还需要“一技傍身”。为此,广西教育厅积极联系富有职教特色的多所大中专院校,通过现场和选派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忻城县贫困户开展各类产业技术培训。
忻城县素有“桑蚕之乡”的称誉,全县有69%的贫困户依靠种桑养蚕维持生计。2003年开始,广西教育厅驻忻城扶贫工作队就主动联系桑蚕养殖技术全区闻名的河池学院,利用该校技术,对大塘镇敬流村和九龙村、红渡镇六纳村和古房村、古蓬镇上浪村等村屯的桑树品种进行改良。2018年,他们又针对传统桑蚕产业粗放型生产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的“难题”,建立六纳、上浪两个标准化养蚕示范基地,归纳总结出“六纳模式”和“上浪模式”,不断提升该县桑蚕产业发展水平。
河池学院桑蚕专家对上浪村蚕农进行培训。忻城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同时,以示范基地为培训中心,他们联系河池学院和自治区蚕业总站等单位,共培训七个村蚕农470余人次。2020年11月,河池学院(忻城)桑蚕研究院落户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成为该县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除种桑养蚕等传统产业,他们还联系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来宾市畜牧站等单位专家,在定点帮扶村举办育肥牛、疾病防控技术及水电安装工、焊工等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35期,培训贫困群众1300余人次。鉴于定点扶贫村出去打工人数较多,他们组织贫困群众先后在六纳村和南宁举办“打工课堂——初级电工培训班和塔吊工技能培训班,实现“培训+考核办证+就业”的一站式扶贫。60名贫困群众参加学习,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六纳村下纳屯贫困户黄伟高,通过培训在南宁的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有六千元的收入。
三年来,他们联合广西大学、河池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培训农业种养和务工实用技能,共培训定点扶贫村的贫困群众近1900人次。
聚焦贫困群众痛点难点,他们还积极协调广西科技大学、河池学院等高校,持续10年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每年派出近200名师生,通过开展免费义诊、维修家电、文艺演出、陪伴关爱留守儿童、墙绘涂鸦等方式,为贫困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76岁的雷洞村民覃奶奶动情地说:“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方便去大医院看病,他们来到村里上门给我们看病,这心啊,暖着呢。”
雷洞村竹编技能培训现场。黄云振 摄
十八年来,广西教育厅派精锐,出实招,竞全功,先后派出51名扶贫工作队长和扶贫干部,为11个定点帮扶村筹措各类资金近2亿元,帮助他们补短板、提质量、惠民生,用青春与汗水,智慧与真诚,诠释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现广西教育厅驻忻城工作队队长王华表示,下一步,工作队将主动作为,首先从调整教育资源布局规划抓起,帮助忻城县建设不同层次的特色学校;引入县外优质办学力量合作办学,推动产教园区发展;继续充分利用高校教育技术优势,结合广西教育厅的项目和资金安排,做好更高层次的产业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忻城做大做优农村特色产业。工作队将与忻城人民一道,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用更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