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吴桂彬,2018年3月被教育厅派驻到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担任第一书记。三年来,吴桂彬扎根乡土,攻基建、兴产业,连续3年组织贫困群众开展“打工课堂,让60个贫困村民学有一技之长。六纳村村民把他当成亲人,亲切地称他“贝侬书记”。2020年7月,吴桂彬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授予“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
吴桂彬在蚕房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俯身扎根基层,为群众纾困解难
红水河畔的六纳村共有623户2167人,虽山水秀美,但因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等因素,2018年,仍有193户742人处于贫困状态。驻村伊始,恰逢农忙时节村民早出晚归,吴桂彬就起早贪黑走屯入户。三个月时间,他遍访193个贫困户,记了满满一本的笔记。“在原工作岗位,我养成了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贫困情况记录精准才能精准施策。”吴桂彬说。
走访中他了解到,六纳村因饮水管道老化、破损,人畜饮水安全陷入困境;危房户15户,不稳固泥房125间;道路、文体设施等各项基础设施亟待完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吴桂彬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不能让村民们守着红水河却没水喝。”吴桂彬的时间表里,危急险重的任务都关系着民生痛点。而他自己,则因住所简陋,经常一日三餐吃泡面、馒头和玉米粥,曾有两个月没有回过家。六纳村委副主任罗绍先看在眼里,亲切称他为“贝侬”,在壮语里,“贝侬”代表兄弟或一家人。从此,吴桂彬被村民唤作“贝侬书记”。
很快,吴桂彬争取到地方政府和后盾单位的支持,建成100立方米大型水柜,六纳村率先在全县通水到户。为保障村民长期安全用水,他还制定《自来水饮用管理办法》,成立水务管理队,使村民自行参与维护管理本屯的饮用水。80多岁的高阿婆拉着吴桂彬的手说,“吴书记一来,我们就有了自来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啊!”看着高阿婆的笑脸,吴桂彬却流下泪来。2018年7月18日,陪伴自己成长的奶奶在河南老家病逝,他放心不下村里饮水工程等在建项目未能回老家吊唁。
“三年来,我亏欠家人太多了。”吴桂彬说,父亲患有糖尿病和脑梗,每次住院,自己都不能在病床前尽孝。“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战争,总要有人付出牺牲”,对于经历的各种病痛与磨难,吴桂彬表示:虽有遗憾却从不后悔。
吴桂彬在蚕房指导工作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建设宜居乡村,打通村屯发展之路
“道路畅通乡村才会发展,乡村宜居村民才会安居乐业。”吴桂彬说。
由于山高地险,六纳村加丹、古桃两个屯距离村部需绕行2个小时的路程(骑摩托车),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但打通这两条路不仅要解决资金难题,还要解决部分群众对土地权属的争议问题。吴桂彬冒着酷暑,在召开群众现场会后,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经过47次苦口婆心的说服劝解,两条长3.6公里的硬化路顺利施工。“以前2小时的路程,现在20分钟就到了”。古桃屯村民陈献强高兴地说。
六纳村15户危房户始终牵着吴桂彬的心。贫困户黄成家,夫妻二人均患病不能劳作,孩子在外上学。虽享有低保,但低矮的泥瓦房却存有安全隐患。吴桂彬筹措资金共8.1万元,为黄成家建成90平米的砖房,作为退伍兵的黄成感动得敬了一个军礼。
两年多来,吴桂彬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近900万元,实施了村屯道路硬化、生态污水处理、饮水、路灯和村屯文化设施等项目建设,六纳村住房达标率100%。同时,他组织带领党员干部进行乡村风貌整治,号召群众在自家门前建起微菜园,自觉清理道路两侧杂草,种植绿化,调动群众自觉养成良好卫生文明习惯,六纳村旧貌换了新颜。先后被来宾市授予“美丽来宾·宜居乡村”综合示范村和“美丽来宾·幸福乡村”综合示范村。并被自治区授予“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和自治区卫生村。
六纳村一角(蓝顶建筑为标准化蚕房)摄影:肖江
创新“六纳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复兴
稳定脱贫关键在产业。六纳村虽有种桑养蚕的传统,但因种养技术落后,蚕病多,导致蚕农减产欠收。吴桂彬想,要开创一种标准化种养的模式,才能推动六纳村桑蚕产业复兴。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反复调研、论证,确定“标准化种桑养蚕”的产业复兴计划。
2018年,吴桂彬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获得68万元资金,建设第一期标准化桑蚕示范基地,基地配备3栋标准化蚕房和自动化养蚕设备。为说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进驻蚕房进行标准化养蚕和为其解决用工难题,吴桂彬曾先后两次自掏腰包共6500元。“那段时间,六纳村委的党员们也顶着35度的高温在蚕房劳作,汗水混杂着蚕房消毒用的石灰粉,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六纳的桑蚕产业一定会腾飞。”吴桂彬回忆说。
经过两年探索实践,六纳基地累计共争取自治区教育厅、保利集团、粤桂扶贫资金近300万元进行改建扩建。同时,结合龙头企业与高校优长,采取“龙头企业+高校+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经营管理方式,创新发展“合作养蚕+精蚕销售”的六纳模式。蚕农可以通过出售桑叶、车间务工、合作社分红、饲养优质四龄蚕售茧、政府桑蚕产业补贴等,获得“五金”收益。龙头企业每年按总投入经费的8%向村委支付租金,增强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也有效破解蚕农参与现代桑蚕种养的组织管理及利益分配等难题。
“基地提供高标准四龄蚕的同时,还利用远程可视的‘智慧蚕业云平台’对蚕农进行跟踪指导,蚕死亡率由原来的60%降到10%以内,蚕茧质量也大幅提升。”吴桂彬说,蚕农户均年增收5000至8000元。基地覆盖带动当地蚕农600户2300人,其中贫困户300户1100人。有的贫困群众“五金”叠加,当月最高能收入6000元。
目前,“六纳”模式已成为全县脱贫攻坚战中的创新亮点、推广示范点。传统在桑蚕产业在红水河畔焕发出新生机。
同时,他争取产业扶持奖补资金130万元,加大培育糯玉米种植、育肥牛、养羊等传统产业,带动当地贫困群众181户634人脱贫。在各项产业的带动下,六纳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7年的4.2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15万元。
六纳村一角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倾情扶智扶志,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
六纳村民大多为壮族,很多人不会讲普通话,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外出务工和获得农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外出务工者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手工工作,工资较低。在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吴桂彬连续3年组织开展“农民普通话夜校班”“小手拉大手”普通话比赛和“普通话+技能”培训等推普脱贫活动,受益群众337人。刚刚获得初级电工证的六纳村地车屯贫困户罗任安说:“现在,我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很轻松就能在周边县找到装修的活。”
为年富力强的贫困群众学有一技这长,吴桂彬联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及其校企合作企业,连续三年组织贫困群众开展“打工课堂”培训活动,实现“培训+考核办证+就业”的一站式扶贫,目前,参加培训的60人中57人实现就业。六纳村下纳屯贫困户黄文英的儿子黄伟高,经过“打工课堂”培训后,获得行业部门认可的塔吊工证书,目前每月收入6000余元。黄伟高兴奋地说,“学会一技之长,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了。”
在“贝侬书记”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六纳村19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的2972元提高至2020年9229元,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35.42%下降至2019年的0.45%。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殷殷嘱托,吴桂彬时刻准备着带领六纳村民向着乡村振兴再出发。看着村民悄悄放到他办公桌上的自家产贡蕉,吴桂彬感概说:“我深爱这片土地和这里淳朴的乡亲,三年的扶贫生涯,留下一生‘贝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