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重点工程、省内第一所城市与高校共建的博物馆、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备受关注的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即将开馆,该馆不管是从建筑外观还是到收藏品,都蕴藏着满满的四川元素。
据了解,该项目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策划、筹备、建设,是成都市一处新的文化地标,也是四川省、成都市的重点工程。这所特大型自然博物馆是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始建于1960年秋,是一所以地质学为主的自然博物馆。这次改扩建不但扩大了建筑规模、补充了生物类展品,而且完成了由高校博物馆向公共博物馆的华丽转身。
耗时4年多建筑造型融合四川形象元素
该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共17005平方米,围绕“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的主题,设有“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揭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等6个常设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以及学术报告厅、4D影院、环幕影院、研学中心等配套展教设施。
主馆建筑由六个山峰岩石造型的单体组成,以此致敬蜀山。六个单体之间通过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在室外环境中穿插的弯曲水流与倒影水池,尽显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
这所规模宏大的自然博物馆从2017年11月公开征集设计方案起,到如今即将开馆,建设耗时4年多。
藏品达6万多件“镇馆之宝”件件有来头
该博物馆藏品丰富,目前拥有矿物、岩石、矿产、宝玉石、古生物,以及现生动植物等标本6万余件,其中世界级、国宝级的精品、珍品较多,如:馆藏30多具珍贵的恐龙骨架标本,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居中国各大学博物馆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还对四川地形地貌有着详细的展示,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的形成、四川丰富的地学旅游资源、四川易发的地质灾害类型……立体模型、彩色图解、沙盘,以及多媒体展项等,为市民提供了认识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最佳去处。
据介绍,该项目以科普教育为主要目的,集标本典藏、科学研究、展览展示、文化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它的建成将填补川渝分家后省内缺乏多学科、综合性自然博物馆的空白,并将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