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舆情 > ​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今日开播

​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今日开播

发布时间:2022-08-27 03:05:54作者:佚名来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元年,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新学期即将来临之际,上海家长学校、上海教育电视台打造的《迎接新学期,一起来成长——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系列节目将于8月26-28日18:20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及上海家长学校公众号等平台播出。

  

  据介绍,节目共三期,每期节目30分钟时长,结合最新教育政策背景、孩子们居家生活学习经历、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等方面,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调整好心态,以积极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小学阶段是孩子整个学习生涯的起点,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们应当把握好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自我保护、规则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习惯,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家长们该如何提前规划和准备,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阶段的校园生活?二至五年级的同学们,刚刚经历了近半年的居家学习生活,如今重新回到校园,从网课学习到回归校园生活,家长该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孩子们快速进入状态?“双新”“双减”政策的实施又会给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成长带来哪些改变?

  

  《迎接新学期,一起来成长——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小学篇)》邀请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校长姚凤、闵行区莘庄镇小学老师冯志兰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张劲松担任嘉宾,从小学生们的“童真稚恼”出发,带领家长们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的孩子慢慢地从童真懵懂走向自我觉醒,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个性差异也开始渐渐展露。因此,小升初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帮助孩子做好面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改变,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调整好心态,迎接青春期的挑战。

  

  小升初阶段,面对学科衔接,孩子该如何进行心理准备?适应期的学生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调整心态给自己和孩子减压?随着课业难度升级,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激发学习内驱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该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亲子沟通,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迎接新学期,一起来成长——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初中篇)》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经纬实验学校校长孟飞、上海市宝山区德育“双中心”融合建设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蔡素文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张劲松担任嘉宾,深入解读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家长们用爱与智慧,做好青春期孩子的知心人和护航者。

  

  高中阶段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趋于成熟,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很多高中生情绪不稳定, 容易感到孤独,渴望自我肯定和被人尊重。对高中阶段来说,帮助孩子拓宽视野,建立自信心,做好生涯规划,构建思考、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当哪些信号出现,表明孩子出现了适应问题?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居家学习让部分孩子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引导?高中阶段,孩子面临选科、选专业、升学等重要课题,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生涯规划?家长和孩子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成才观?如何看待职业教育?

  

  《迎接新学期,一起来成长——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高中篇)》邀请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校长孙政庭、上海市建平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张晓冬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张劲松担任嘉宾,跟家长们聊聊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如何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和好榜样,助力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原文链接:https://edu.sh.gov.cn/xwzx_bsxw/20220826/8216b4bf7b9d4875a3854ed4dfb2bc1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