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制定《巴中市教育信息化2.0实施方案(2020—2022)》,以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抓好智能环境优化、融合创新应用、信息素养提升三大基本任务,全面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支撑引领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实施基础环境持续提升工程,逐步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
抢抓国家IPv6部署、5G技术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确保2020年全市中小学校网络上下行带宽分别达到200M、40M,2022年城镇和农村规模较大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强“班班通”设备升级改造和配备力度,2020年全市学校所有班级实现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2021年构建形成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智慧校园中心管理“三大平台”于一体的巴中教育e平台体系,向师生等提供一站式“互联网+教育”服务。推进学校网络环境、数字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文化生活空间建设,到2022年基本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
二、实施教育资源服务共享工程,持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确保2021年网络学习空间实名制注册率师生达90%、80%以上,创建遴选网络学习空间示范区域2个、空间特色应用学校50所、教师示范空间500个,2022年实现师生“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综合采取汇集网络资源、购买现有资源、打造本地名师名课资源,增加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2021年遴选“优秀网络课程”10门,2022年研发和遴选德育、思政、法治等专题教育资源200个。
三、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工程,推动新技术下教育模式变革
完善“智慧教育学校”建设和应用指南,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新模式,带动区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力争到2022年建成省级智慧教育学校5所、智慧教育建设学校覆盖率达70%,初步构建起支撑个性化教学的智慧教育环境;探索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机制,2022年建成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县1至2个,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四、实施教育治理能力优化工程,提升大数据支撑教育治理能力
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涵盖人事管理、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习评测分析、校园管理、生活服务、健康管理七大领域的智能化学校综合管理和应用系统,确保全市学校于2022年部署完成。构建教育管理数据交换共享系统,支撑保障教育管理、监测、决策和服务。启动市、区县校园视频监管平台建设,整合校园安防监控、考试监控、视频会议、食堂食品安全监控等对接视频监控平台,确保2020年70%学校食堂、校门、操场等重要场所视频接入省视频监管平台,2021年100%接入省、市、区县视频监控平台。推动全市高考标准化考点视频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估。
五、实施师生素养全面提升工程,推动师生综合能力素质拓展
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跨学科、智能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师更新管理、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举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大赛,遴选智慧教育领航校长10名、骨干教师500名。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确保到2022年每人接受培训不少于50学时;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逐步优化编程和人工智能等课程,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素养、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伦理道德的培育和引导。开展STEAM教育,办好中小学电脑制作、编程和创客比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2020年遴选12所学校开展创客教育试点,2021年建成50个学生创客教育空间,2022年全面推行编程教育。
六、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智工程,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力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大课堂”建设,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确保2021年实现“专递课堂”覆盖70%以上教学点,2022年全市学校常态按需应用“三个课堂”;与成都、重庆组建“名校+”“名师+”联合体,建立网络研修共同体。依托“四川云教”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联盟,探索开展信息化环境下“双师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城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互动课堂、名师空中课堂、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到2021年建成城乡结对互动课堂100对,2022年建成网络名师工作室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