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河南科技学院坚持科研工作不掉线、不松懈,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师生或埋头于实验室,或奔波在田间地头,攻关不停步、实验不停歇、服务不间断,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对接社会需求,科技让核酸检测“易”起来。“请将双手放置机器侧面酒精喷壶下消毒、请取出咽拭子和采样管”,在新乡市部分核酸检测采样点,由河南科技学院自主研发的核酸检测采样自助设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指定医护人员”采样模式存在的难题,人工智能学院智能机器人团队自主研发出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指导并辅助人们自主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经过团队2个多月的持续攻关、改良,突破了不规则口腔内腭垂及咽后壁动态精准识别、采样距离精准判定与校正等十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解决核酸检测中存在的检测成本高、交叉感染风险大、操作不规范、医疗资源紧张、人工劳动强度大、采样时间场所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筑强防疫战线,保障大家健康安全贡献了科技力量。
专注技术优化,创新让项目转化“亮”起来。学校作为首批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8月中旬,学校与大北农安徽麦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种联丰种业有限公司、河南金蕾种苗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举行“百农5819”小麦新品种区域推广合作协议签约。小麦新品种“百农5819”有高产、多抗、稳产等优良特性,符合企业标准、农民需求,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将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新的力量。学校获批立项的2022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肉品智能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将通过技术革新,推动肉品加工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更好地提高产品品质。
突出主动服务,专题培训让农民“强”起来。培育高素质农民就是培育“三农”事业的未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学校依托学科优势,积极主动承担农民教育培育,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了一套规范、实效、多样、特色化的农民教育培育模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暑假期间,学校承担了“耕耘者振兴计划”河南新型经营主体小麦种植专题培训班,来自鹤壁市和新乡市的小麦合作社带头人和种植户等学员参加了第一期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人工智能+农业等课程培训。由于第一期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参训学员的好评和欢迎,学校又承担了第二期对焦作武陟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并对课程进行调整和进一步优化,采用了“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现场观摩+案例教学+团队建设+路演汇报”的形式,让大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河南科技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