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信阳农林学院:聚焦“四个围绕”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信阳农林学院:聚焦“四个围绕”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9-10 21:24:00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信阳农林学院全面贯彻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牢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秉承百年农林教育传统,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把“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突出农林特色,服务‘三农’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不断发挥学校特色优势,为地方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一、紧紧围绕地方特色农业,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信阳市作为农业大市,特色农产品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是当地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信阳农林学院依托现有人才智力优势和科研成果储备,成立了信阳农林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依托省市等科研平台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学校科研力量,积极服务于本地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果蔬、花木、畜牧水产、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

  

  服务茶叶产业发展。积极开展茶树新品种培育、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现代化、智能化与茶产品开发、茶叶知名品牌打造、茶文化挖掘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服务油茶产业发展。以油茶品种培育、新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品牌打造等为重点,助推信阳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围绕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信阳农业特色资源,开展品种选育与培育、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工作。

  

  服务畜禽水产产业发展。围绕优良品种培育、疫病防控、技术标准制订、循环农业、智慧牧业、智慧渔场等方面开展研究,助力畜禽水产产业升级。

  

  二、紧紧围绕新兴优势产业,不断强化技术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发展需要适应时代需求。信阳农林学院紧密围绕健康养生的信阳美食、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学校“新农科”建设,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地方新兴产业发展。

  

  服务“信阳菜”产业。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验室和设备条件,围绕“信阳菜”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产品技术标准制订、品牌打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认证等开展研究,开发新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产业转变。

  

  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地道中药材开发,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植物天然产物提取、中药颗粒制剂开发,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服务信阳健康产业发展。

  

  三、紧紧围绕人才资源共享,深化校地合作交流

  

  学校不断发挥在当地“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做深智力帮扶,为地方提供技术转移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服务。

  

  加强与农业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的合作与交流,开展水稻、小麦、茶叶、油茶、畜牧业、水产、中药材、特色经济林等研究与产业化推进,助力乡村振兴。

  

  同地方、企业共商共建博士、教授工作站,推进青年教师赴行业企业挂职服务工作,每年选派中青年博士、硕士到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乡镇社区集中挂职服务,积极参与信阳市“科技副总”计划,深入企业开展产学研工作。

  

  四、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训,助力群众素养提升

  

  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信阳农林学院利用自身优势把做好群众“扶智”工作放在首位,让群众学有一技之长,掌握致富真本领。

  

  学校与信阳市政府部门联合创办信阳农民大学,大力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新型农业管理人才。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现场考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平台,通过“学生学习e线牵·教师直播来指点”“线上传技授艺·云端学习本领”等系列网络直播教学活动。

  

  利用云端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信阳农林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2/09-07/26029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