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座谈会
核心提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条清晰主线。
作为创新教育理论的“思想库”、服务教育决策的“智囊团”,市教科院给出精彩作答——积极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关于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探讨“双减”“三新”落地路径,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研工作等展开前瞻性思考并取得系列成果。
市教科院聚焦立德树人、关键领域、基础环节、内涵发展,对重庆基础教育展开理论阐释和实践研究,剖析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义,为推进基础教育跃上新台阶贡献“教研力量”。
驱动义务教育“双引擎”
减负提质助力“双减”落地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从“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有学上”变“上好学”的愿望日益强烈。
使命召唤,行且益坚。市教科院借“双减”契机展开积极探索,驱动“优质”与“均衡”双引擎,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成为重要一环。
为改变以往机械重复、形式单一、功能单向、趣味缺乏的作业形式,市教科院研制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将“他山之石”与重庆学情教情完美结合,兼顾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全方位发挥作业育人功效。
在市教科院的精准指导之下,万州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荣昌区、武隆区等区县积极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分层分类研究,比如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相关标准,开展“作业设计”评比活动等,形成了一批学科优秀课堂作业设计案例,建立起“优秀作业设计”资源库。市教科院关于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经验做法,成功入选教育部落实“双减”工作十大典型案例之首,报送中央教育领导小组秘书组。
“双减”,“减”负担,“增”质量,既考验思想,也重在落实。市教科院立足教研主阵地,把“减负提质”作为常规教研核心内容,优化专业培训与指导,研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优化网络教研资源供给,拨付专项经费500万元补助114所基地学校研发优质课程资源,利用“5G+智慧教育”现代技术,打造“重庆云课堂”“重庆云教研”,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应用。
“双减”工作是重庆教育的亮色,而“县域教育”则是重庆教育的底色。尤其是在广袤的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庞大,如何让孩子们沐浴在同样的阳光下?
为此,市教科院设立渝东北、渝东南2个教研工作中心,制定出帮扶工作五年规划,并组织义务教育阶段34名教科研人员赴万州区恒合乡,开展了3周驻校送教帮扶活动,充分运用质量监测这把“尺子”,分析摸准学校、学生的“位置”,从而找到精准帮扶的“口子”,让教研工作成为当地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
对接高中教育“三新”
铺垫多样化、内涵式发展之路
高中阶段教育是衔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市教科院研制印发《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大力推进课堂规范化建设,加强各学科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规范,为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指导。另外,同步从“教学评价”入手,综合运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检测机制,让教学评价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从“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
当前,高中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如何深入推进新课改、用好新教材,让高中教育更加高质量发展又是另一道关键题。
市教科院发挥专业优势,从教育理念到课程结构、从教学内容到教育方式、从实施策略到管理机制,全方位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平稳落地,为各学校铺垫特色化、多样化、内涵式发展之路。
其中,高中教育发展促进计划项目以及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项目等有效推进,不断唤醒师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全方位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在市教科院指导下,一批改革“标兵”涌现出来。比如沙坪坝区制定以“文本+视频案例”呈现的谐振性教研活动规范,以学期为单位确定教研主题,打破了传统“半天式”或“一次性”的浅表教研;渝中区制定分学科课堂观察量表和教学评价标准,让课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这些改革举措的背后,市教科院从专业角度给予各维度的论证支撑,让学校由“学有所教”的规模增长转向“学有良教”的质量提升,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同时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促进教研工作转型升级
变革教研方式气象焕然一新
教研工作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管理决策,敏思笃行,成于日常。
在这个过程中,市教科院发挥“立交桥”作用,在政策与课堂、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发挥联结、转化作用,一边勇于破题,一边实干推进。
第一步就是教研观念“破旧立新”。市教科院积极推广实证式、主题式、课例式、对比式、研修式教研普遍运用,让“互联网+教研”成为常态。
与观念更新同向同行,教研方式也在“主动求变”。以市级教研为引领、区域教研为推手、校本教研为主体、学科教研为核心、联片教研为拓展、坊室教研为特色的立体教研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多所学校入选全市基础教育校本教研示范校,完成转型升级。
在市教科院领导下,璧山区打破按地理位置划分教研区域的传统方式,在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之间,建立小学“9+N”、中学“1+10”的教研共同体,以优带弱推进城乡教研统筹发展;永川区建构“三联三段”区域教研新模式,调动“高校教授、教研员、基地校教师”组成研修共同体,不断优化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态,落实落地深度学习;江北区建设区域中小学学科中心组,聚合教研员和优秀骨干教师,贯通自主研修、校本研修与区域研修,实现了区域研修、学科研修与个人自主研修的协同联动……
如今的教研工作,气象焕然一新。工作重心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提升”,教学改进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教研内容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举,更好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破解教育教学难题、引领教育教学创新。
市教科院深耕教研领域,以“战斗姿态”奋楫当先,培育出数量丰、成色足、质量高的教研科研成果: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等立项的国家级课题6项;斩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包含高等教育5项、基础教育1项;获得首届国家教材奖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有33项、61人、95人次获奖,其中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22人次、二等奖20人次、三等奖4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