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的时间,很长,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在吉林农业大学,却有一位78岁的老教授,44年里只专注一件事:研究菌物。
他开创了全国第一个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出一批食用菌人才;他走遍祖国大地,把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到40多个贫困地区;他引领我国食用菌产业实现从小木耳到大产业的历史性转变——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
自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后,李玉就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那时,世界上已发现超过500种黏菌,但没有一种是由中国人命名的。因此,李玉暗下决心:一定在这个领域做出成果,为中国人争口气。
为了采集优良菌种,制作新的菌物标本,李玉和学生几乎年年深入人迹罕至的地方考察。饱尝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无限喜悦。经过努力,他们发表新菌种130余个,记录中国黏菌430余种,占世界已知菌种的43%,开创了中国人命名新菌种的先河。在李玉的带领下,吉林农业大学还建立了我国首个菌类种质资源库,收集并保存了世界范围内栽培和野生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珍稀食药用菌,涵盖了野生种质资源共计1.1万余份。
2013年,当吉林农业大学第一届应用生物科学(菌物方向)本科专业60名学生毕业时,如预料的一样,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回忆起创建专业之初的难忘岁月,李玉仍很激动,“当时一无所有,我和学生们硬是在一堆废旧的物资中拣回了这个专业所需的仪器设备。”
菌物学是基础性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加快培养大批菌物创新人才,一直是李玉牵肠挂肚的事情。他带领团队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面对一无专业人员、二无专业教材、三无经验可鉴的窘况,他们夜以继日,培训师资、编订教材、完善教学内容,硬是在较短时间内创造性地在吉林农业大学设立起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拓展了作物学概念范畴,并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应用生物科学(菌物方向)本科专业,现已成功更名为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
目前,李玉已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硕士研究生超过200名、博士研究生100余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成长为我国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在重要岗位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2012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李玉又满腔热忱投身到扶贫事业中。通过对我省农业产业精准把脉,他创造性地提出“南菇北移”“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食用菌产业扶贫发展战略。白山黑土间,一个个村镇凭借小菌物摆脱了贫困,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蛟河市黄松甸镇因高寒山区气候,导致作物生长不便。上世纪90年代,当时经济发展十分滞后。在试着种植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失败后,黄松甸人开始尝试黑木耳人工栽培。李玉得知后,便主动找上门去,黄松甸镇食用菌也开启了科学家扶持种植户合作的新模式。
那时,只要有时间,李玉就起早贪黑往黄松甸跑,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投入了大量心血。如今,黄松甸镇早已摆脱贫困的“帽子”,成为我国远近闻名的“黑木耳之乡”。
在洮南市那金镇好田村,一栋栋非传统建筑样式的冷棚被黑色遮光布覆盖。推开棚门,一排排菌袋整齐地悬挂在钢梁之上,片片洁白玉瓣在黑暗中散发出点点荧光。这就是李玉带领团队在此培育种植的玉木耳,产量是黑木耳的2至2.5倍。凭借它,好田村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发生了巨变——村民富起来了,日子好起来了。
之后,李玉又将菌业扶贫经验推广应用到全国。2017年,他承担起陕西省柞水县科技扶贫任务,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柞水县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为柞水木耳点了赞。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李玉的脚步遍布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累计举办科技讲座80余场,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李玉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如今,我国食用菌产量超过4000万吨,年产值达3000多亿元,成为继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产业。在所有作物的栽培史上,拥有这种增长速度的,只有食用菌。
可李玉却表示,自己还“不知足”。他说,自己心里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就是要让中国发展成为食用菌产业强国,让老百姓吃上更健康、更放心的好蘑菇。“科技报国,奋斗有我。对这个梦想,我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