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9月18日下午举行的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新闻发布会(第七十七场)上获悉,为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部署下,指挥各地各校进一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严格落实定期按比例核酸检测要求 加密师生员工的核酸检测频次
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加强常态化核酸检的要求,各市县在本市县核酸采样的基础上,加密学校核酸采样的频次,按照最低不低于三天一轮的全覆盖标准做好在校师生员工的核酸检测。
按照混班核酸检测的策略,安排每天各校各年级各班约三分之一学生参加核酸检测。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和立即处置;同时各地各校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开展学校核酸检测人员培训,加强学校核酸采样队伍能力建设,储备了一批应急队伍。
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做好学校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和返校管理
一是各地各校严把校门关,严格落实校门6项管理措施,即戴口罩、测体温、查核酸结果、扫出入地点码、查健康码、人员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二是对各校的师生员工来源等信息全面摸底,包括如省外回来的、本省外市县;上学方式如走读的、寄宿的;身体健康状况如近期是否发烧生病或曾经感染阳性的,都一一详细登记在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分类分项进行筛选,针对性采取应急措施。本次万宁疫情发生后,各地各校立即快速筛查出有万宁旅居史的师生。对7天内有万宁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按照人员离开万宁之日起推算7天,补足7天的居家监测并完成属地防控要求和核酸检测后方可返校。
三是每日对师生员工进行晨午晚健康监测,并加强对缺课、缺勤人员登记追踪和管理。若有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时就医,严禁带病上课、上班。同时重点关注患病师生状况,制定了相关政策避免二次传播。新冠肺炎出院(舱)师生员工,从集中隔离点回来后,还需要居家健康监测两周,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返校。与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居家健康监测同住的师生,必须待同住人员居家满两周且核酸阴性方可返校。
探索校园防疫网格化管理 减少校内人员交集和避免疫情传播
一是划小校园管控单元。以“缩小活动范围、减少时空交集”为目标,按照空间划区、时间划段、避免时空交集的原则,以学段、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划小管控单元,织密防控网格,实行分区错时错峰管理,确保风险边界清晰,以最快速度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是坚持“一地一案”“一校一案”,科学、合理将校园划分网格,老师、辅导员担任网格员下沉一线管理。综合考虑教育教学、用餐住宿、体育活动等需求,合理配置学习生活场所,实现各空间相对固定、各片区无时空接触。
三是根据省里防疫要求,校园内近期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能线上的不线下。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文艺演出、赛事等活动。确需举办的,从严审批,尽量缩小规模。
海南中小学校: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等情况 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
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如何做好疫情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记者从9月18日下午举行的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新闻发布会(第七十七场)上获悉,结合当前我省疫情形势,海南中小学校疫情监测要做好两件事:关注疫情变化和强化监测预警。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配合落实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
一是关注疫情变化。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提高,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可暂时停止线下教学。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
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追踪与登记等措施。师生员工如在家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家长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
学校应急处置应做到:一旦学校所在市县发生疫情,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疫情扩散风险按照属地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疫情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配合落实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校园出现疫情后,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校内传染源和风险场所的管控,加强校园消毒。学校还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
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