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鄂尔多斯市推进“城乡协同 结对共建”试点工作,以康巴什区第三小学与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的对结共建为试点,着力推进“一对一”精准帮扶,为城镇优质校带动农村薄弱校、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城乡学校“一对一”。吉日嘎朗图小学距城市核心区近300公里,是一所偏远的农村薄弱学校。为有效解决该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等突出问题,2017年在市、旗区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该小学与城市核心区优质校康巴什区第三小学开始互动交流、合作初探,2019年正式建立了“城乡一对一、结对共建校”。在5年的共建发展中,充分发挥康巴什区第三小学师资、管理、教学、信息化“四大优势”,推进理念、资源、措施、技术“四个共享”,构建了长效交流合作机制、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吉日嘎朗图小学聘请康巴什区第三小学校长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分批次组织管理人员赴康巴什区第三小学跟岗学习,并邀请对方深入学校把脉问诊、指导培训,合作和共享实现了常态化。如今,吉日嘎朗图小学立足区域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工作,按照“精、准、细、严、实”的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五育并举”,课后服务丰富多彩,学生“一分两率”(即平均分,优生率和及格率)有了质的突破,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城乡教师“师带徒”。结对共建的2所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等方面,制定了借助互联网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计划,充分发挥优质名校的引领作用,以面对面、手把手、线连线的多样化方式,通过“组团式”送教、“结对式”跟学、“浸润式”体验多形式互动,构筑起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吉日嘎朗图小学先后选派24批次教师和环节干部到康巴什区第三小学进行“跟岗”学习,实施全学科教师与康巴什区第三小学名优老师一对一“师徒结对”,共享课程设置,突出课堂实效,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康巴什区第三小学多次选派学科老师赴吉日嘎朗图小学“精准送课”,同时通过“网络同频”等形式,开展集体教研、说课、分析课例、示范课等活动,累计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同步课堂+网络研修”50余次。在名师名校的引领和带动下,吉日嘎朗图小学先后有3名教师荣获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2名教师荣获旗级荣誉,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吉日嘎朗图小学师生参加英语同频互动课堂
康巴什区第三小学教师赴吉日嘎朗图小学“送课下乡”
两所结对共建校举行教师结对仪式
城乡孩子“手拉手”。在“城乡伙伴手拉手,共奔幸福生活路”主题研学活动中,城市的孩子走出课堂,走进乡村,聆听小镇上饱含教育情怀的动人故事;走进原生态农场,组建起小小生产队,搅拌饲料、喂牛、打葵花,在金色的季节里守望成长,体验收获的喜悦。乡村的孩子们走进鄂尔多斯博物馆,探寻历史文化发展的足迹,穿越几亿年的化石、威猛的恐龙,还有风格独特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等,这些是他们对城市之旅的生动印象。在2所学校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孩子们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收获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中收获涵养。
“手拉手”走进鄂尔多斯博物馆
“手拉手”在吉日嘎郎图镇农场劳动实践
据了解,这只是鄂尔多斯市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鄂尔多斯市全域推进集团化办学,已建立30个教育集团,覆盖92所学校。城乡学校结对333对,覆盖545所学校,县域内小学、初中结对率达100%。财政投入2400余万元建设“网际交互教室”,覆盖到34所小规模学校的每个教学班。下一步,该市将以小规模学校作为首批试点,与区域名优校建立结对关系,开设“与名师同步”课堂、同步远程教学研活动,逐步实现各学科全覆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辐射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同步优质均衡。
(编辑:郑佳琦审核:包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