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第一中学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率先打造思政大课,把党史教育、社会生活、高校思政、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融入党史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挖掘红色校史。安庆一中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基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安徽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策源地。中共安徽最早的党团组织以该校学生为主体建立。学校以红色校史为基础,编写爱国主义教育校本教材,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党史校史培训,鼓励各学科教师学习校史,将红色校史融入学科课堂,弘扬薪火相传、为国育才的安庆一中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发挥校史教育功能,把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组建学生校史宣讲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校史馆。举行校史教育周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革命家、军事家陈延年、陈乔年、许继慎等校友为国为民的奉献牺牲精神。树立报国志向。开展“学习稼先精神,树立报国志向”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邓稼先故居,观看黄梅戏《邓稼先》,阅读邓稼先事迹,学习邓稼先精神,树立报国志向。学校德育工作《挖掘红色校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融入社会生活,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用好抗疫教材。邀请新冠病毒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新泉和参加武汉战疫工作的重症科专家吴健锋专家上“战疫思政课”,讲述战疫故事,凸显制度自信。开设校长思政课,组织抗疫主题的云班会、团课、复学第一课,号召学生向战役勇士学习,把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地方。邀请中科院院士陈军为学生上“院士思政课”,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为国家服务的本领。强化社会关怀。开展“送你一团火”等公益活动,将青春之火送到了敬老院、灾民安置点和安庆的大街小巷。组织学生对安庆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撰写《宁安高铁对安庆市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南京城市沿江发展与跨江实践对安庆城市规划的启示》等研究报告,受到专家肯定。培养责任意识。建立学生提案反馈机制,每年召开学生代表大会,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提案,学校各部门对提案进行分解落实,校领导向学生反馈,让学生自主管理也成为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成立全省首个“模拟政协”社团,关注社会,广泛调研,研制提案,受到《人民政协报》关注,获得团中央优秀提案奖。
融入高校思政,推动大中学思政课衔接
共编十九大报告校园读本。邀请市委讲师团专家指导本校教师立足高中实际,编辑全国首份《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校园读本》,作为全校学生思政校本教材,被河北、广东、福建、甘肃等地的中小学借鉴使用。共办高中“青马班”。开办安徽省首个高中生“青马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教育、党史教育为主题,由本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共编教材,共同授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团中央肯定。共磨思政公开课。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打磨思政公开课,受到全市思政课教师的关注和省教育厅的肯定。组织学生到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组建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生宣讲团,在校园开展宣讲活动。
融入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劳动者
开展劳动思政教育。挖掘毛泽东主席视察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弘扬劳动教育传统。制定《安庆一中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把思政课纳入劳动教育体系,要求思政课教师向学生讲清劳动的意义和内涵,为他们提高劳动认识、参与劳动实践、养成劳动精神打下思想基础,受到安徽省教育厅劳动教育调研组专家的肯定。加强生涯引领。重视发挥思政课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思政课作为生涯规划第一课。举办全市高中生生涯规划大赛,邀请市委讲师团专家开设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把人生规划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开展劳动实践。将高新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确定为学生实践基地,开展合作育人工作。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参与探访贫困户、看山护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人民立场,从而更加了解中国社会,更加坚定中国自信。(舒兴庆 特约通讯员: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