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经验交流 > 株洲深化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

株洲深化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3-03-26 06:15:08作者:佚名来源: 湖南省教育厅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3〕第2期

  (总第414期)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编

  2023年2月15日

  

  株洲深化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

  

  株洲市把深化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作为破除学校“唯分数”评价症结的有力抓手,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通过“等级赋分”方式计入中考总分,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毕业与升学中的运用,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

  精耕“试验田”,稳步推进评价改革。组织项目研发团队,研制评价指标框架,开发评价工具,建设数字管理平台,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总结提炼制定《株洲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内容课程化、主体多元化、手段信息化、记录实证化、过程常态化”的评价机制,形成了“整体推进、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分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找准“观测点”,系统构架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五个方面系统构建评价体系。整个评价体系设置三级指标,一级指标设置5个维度,二级指标设置21个评价要素,三级指标设置52个行为表现点。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重视课程领域的全面覆盖,倒逼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广搭活动平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重视对学生成长和进步记录,注重激励,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发展目标。

  运用“信息化”,搭建全市统一平台。为解决以往综合素质评价三年一评对学生成长缺乏导向性、实证材料易丢失等问题,市级层面整体搭建全市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平台设置分市、区、学校、学生四个层级。以学籍管理系统为基础给学生设立电子账号,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建立电子成长档案,由学生和学校分别上传各观测点对应的实证材料,全程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设计PC端、手机端等终端界面,建立仓储式“电子档案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适时进行材料收集、数据统计与分析、评价反馈与指导,确保记录真实详尽。

  注重“全过程”,强化评价过程管理。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在校三年共六个学期的日常表现、实证材料为基础,利用株洲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学期评价与毕业评价相结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抽样插标与学校具体组织实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注重多元性、过程性、增值性。评价方式有客观性(实证材料)评价和主观性评价,客观性评价实证材料由学生上传和学校导入,主观性评价有自评、互评、师评和部门评。评价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专人负责。学期评价体现增值性,分实证材料评价、日常表现评价、学生互评,多角度、多维度的立体评价,一期一评,确保评价常态化实施,确保公平公正。毕业评价由学期评价、考查成绩、抽样插标结合。整个评价环环相扣,连线成面,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信可用,进而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实行“硬挂钩”,科学运用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五个维度体现,每个维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等级赋分”制度,A等赋4分、B等赋3分、C等赋2分、D等赋1分,总分为20分,综合素质评价总分纳入中考招生录取总分计分。此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出现“D”等,学生不予毕业;普通高中招生时,因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而不能毕业的学生不予录取;普通高中专业生招生时,体育专业生的身心健康维度必须为B及以上等第,艺术及传媒专业生的艺术素养维度必须为B及以上等第。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有效改变过去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方式、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做法。由于实施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将评价要素融入到每一个细小的教育过程中,倒逼了学校创新素质教育实施路径,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原文链接:http://jyt.hunan.gov.cn/jyt/sjyt/xxgk/jykx/jyqkzk/202302/t20230223_10920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