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这么一群“新农人”:正当青春时,受过高等教育,甘愿从繁华的都市步入朴素的田园,把青春播撒在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
胡北斗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他主动从“校门”走进“农门”。2017年,胡北斗返乡创业,被选聘为沭阳县“乡村振兴新村干”。他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新村干们一起创办了长亭绿化苗木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仅一年,就带动周边村庄苗木年销售1200余万元,间接带动就业163人,帮助34人脱贫致富。此外,由他们参与成立的苗木经纪人联盟,代销农户花木2500余万元。
近年来,非遗民间手工艺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支撑点,成为农村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个热点。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郭畅旭是常州市麦秆画传承人,专注麦秆画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及非遗文化传播。在校期间,他申请入驻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专业导师团队的精心指导和学校帮助下,郭畅旭创办公司,正式干起了“非遗”事业,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创新传统麦秆画形式,公司年销售额达200万元,年增长率超过100%,带动社区群体就业创业1000人次。
在上海嘉定区华亭镇与江苏太仓浏河镇的交界处,坐落着一个明星村落——毛桥村,27岁的贾涛是这里的乡村振兴“明星人物”。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求学期间,他进行了两次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创业。毕业以后,他幸运地参与了毛桥集市部分项目的筹备和创建工作,致力于将毛桥集市打造成集聚美食、文化传承、乡风乡愁、特色住宿、休闲产业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有才干、有理想、有闯劲的青年热情参与。青年学子应当紧随时代潮流,立长志、炼内功、勇尝试,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缪昌武说。 沈叶菁
来源:《新华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第8版
上一篇:不远万里 滋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