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发布时间:2023-06-12 21:16:30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师评价改革的方向性。一是强化学思践悟。该校党委专题组织学习研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年度工作主题,将教育评价改革贯穿于中央巡视整改、“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第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中,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各方面。二是建立工作机制。该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全体校领导为成员的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任务台账,压实改革责任。按照“对标对齐、实事求是、落实落细”总要求,适时组织召开教育评价改革推进会,总结改革经验,研究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遵循农林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修订完善制度72项,制定负面清单21条。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校内媒体和每周三理论学习,加大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学习宣传阐释力度,实现干部师生应学尽学、应训尽训,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

  ——完善评价体系,增强教师评价改革的系统性。一是探索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师年度考核制度。该校对不同岗位类型等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推广、国际合作交流、公益服务等任务进行量化赋分,并设定各岗位等级教师年度任务量标准。二是破除岗位“终身制”。该校坚持“总量控制、两级管理、优化结构、动态调控”的指导思想,2022年开展第四轮聘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低聘或转岗。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聘用;目标管理,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竞聘上岗”原则,贯彻落实破“五唯”要求,开展第五轮岗位聘任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该校设置12个职称类别,根据教师所在岗位确定评价重点和路径,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建立绿色通道,完善“标志性成果”申报制度,对工作业绩和学术成果突出,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取得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社会贡献突出的教师,不受资历限制,通过绿色通道申报职称。

  ——细化评价标准,突出教师评价改革的导向性。一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该校构建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教师选聘、职称评聘、评优奖励、年度考核等环节严把思想政治关。二是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该校全面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编写教材等计入教学工作量。加大教学评价比重,将人才培养效果、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作为评价指标。设立“金牌教师”奖,分为立德树人终身荣誉奖、成就奖、卓越奖和新秀奖四个类型,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金牌教师”等标志性教学业绩可以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三是分层分类制定评价标准。该校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科研推广型等4个类型,分设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菜单式”评价指标,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新品种、咨政报告、成果转化、解决生产难题等均列为业绩条件。

  ——强化评价效果,发挥教师评价改革的激励性。一是切实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该校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简单挂钩,修订《教学奖励办法》《科技奖励办法》《推广奖励办法》,建立起更加符合教师发展实际的绩效奖励机制,重点鼓励产出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成果,重点支持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标志性成果。二是有效构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体系。按照“补短板、重效率、强协同、破五唯”的结构性改革思路,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分两批遴选220人入选“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全方位保障人才心无旁骛潜心研究,成为大先生,产出大成果。三是大力创设服务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该校在对校内二级单位年度工作考评中,设立办学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奖励,增设教学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科技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人才核心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奖励,进一步增强二级单位做好服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2306/08/1324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