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暨2023年度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暨2023年度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7-09 04:49:53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教师〔2021〕66号),加强全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新常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培训者队伍,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省教育厅决定举办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暨2023年度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及条件

  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包括被认定为省级标准化及其以上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以此为主体整合资源成立的市县教师发展中心。

  参评对象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正式在编教师。

  (二)近三年来担任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教师培训项目团队主要成员。

  (三)2022年“国培计划”项目县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必须推荐优秀教师参赛。

  二、评选形式和内容

  (一)优质课比赛

  比赛内容为《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小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课程》和《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课程》。参赛教师根据所承担的教师培训项目选择其中一类课程,依据新时代教师培训需求确定培训主题(自行准备三个主题)。决赛时,采取教师培训课程微型课展示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现场抽取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微型课展示,微型课展示时间为15分钟;答辩内容为:参赛教师简要说课(介绍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构架),并回答由评委现场拟定的答辩问题。答辩题目由评委现场拟定,原则上不超过2个问题,答辩时间不超过5分钟。(评审标准见附件1)

  微型课要求:展示课型应符合微型课基本规范要求。报送材料首页注明培训课程类别: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或小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或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课程、或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课程及适用培训对象等信息。可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及有关辅助材料,如培训教学设计文稿、教学课件、练习测试、资源链接、返岗校本研修建议、学用转化跟踪指导等素材的电子版也应放在同一文件夹中同时提交。文件格式:WORD。

  培训教学设计要求:遵循新时代教师培训改革要求,体现教师培训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培训教学特色,包括背景、目标、方法、流程和总结等方面内容。选题简明,内容科学正确、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技术和语言规范,预设培训教学目标可达成。

  (二)优秀论文评选

  评选范围涵盖自2022年6月以来,在报纸、杂志等正规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关于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或市级以上关于教师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或已经撰写完成,得到认可的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论文主题内容包括:

  1.结合工作实际,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贯彻“十四五”教师教育政策的体会文章。

  2.关于新时代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县域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县域教师培训模式与机制创新、指导中小学校高质量开展校本研修以及承担“国培”、“省培”项目,助力县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3.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以及县域互联网+教师教育等方面探索与实践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4.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精准组织教师培训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相关要求:提倡创新,鼓励原创,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每篇字数限定3000字左右,作者限1人。所有上交成果均须提供查重报告(发表过的论文还要提供发表刊物的复印件,立项课题还需要提供立项证书复印件,交流文章还需要提供交流证明复印件)。对不符合参评要求的成果一律退回并通知所在单位,取消参评资格。

  三、奖项设置

  (一)优质课比赛。决赛按课程设一、二、三等奖。参加决赛和三等奖人员名单由各省辖市(直管县)教育局根据复赛结果按分配名额组织上报。一、二等奖根据决赛成绩决定,一等奖15%左右,未获一等奖的,即为二等奖获得者(决赛弃权者降为三等奖)。同时,省教育厅将根据各地组织比赛的实际情况和决赛成绩颁发组织优秀奖。

  (二)论文评选。设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占参加终评总数的15%、20%、30%。获奖者由河南省教育厅颁发“河南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证书”,未发表过的获奖论文择优推荐到《河南教育》(教师教育)杂志发表。

  四、活动组织

  (一)优质课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1.初赛: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按所在省辖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实施,选拔优胜者参加复赛。省辖市教育局在分配进入复赛名额时,要确保2022年“国培计划”项目县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参赛。

  2.复赛:各省辖市教育局联合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组织实施,按照省教育厅分配名额选拔优胜者参加决赛(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其中,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重点协助做好对复赛选拔出的教师的集训提质工作,即聚焦参赛主题和内容,分区域分学科开展联片教研、工作坊研修,以训助赛,助力培训者培训能力的提升,确保推选出有水平有潜力的优胜者参加决赛。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可把初赛与复赛合并进行,按分配名额选拔优胜者参加集训和决赛。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于2023年10月15日前完成所辖区域复赛,并将复赛结果和参加决赛的培训课程资料及其他配套材料(见附件3、4)的纸质版寄往新县教师发展中心(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

  3.决赛:省教育厅于2023年11月委托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和新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省级决赛(决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优秀论文评选。参选论文由各省辖市(直管县)教育局初评后集中报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每单位限报3-5篇,同一作者限报1篇),并填写《河南省2023年度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教师教育优秀论文推荐汇总表》(见附件5)。报送表及论文一式两份(A4纸,四号宋体,单倍行距),于2023年10月15日前寄往新县教师发展中心(报送表及论文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省教育厅于2023年11月委托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和新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终评。

  五、有关要求

  1. 各省辖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推进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优化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认真做好参赛教师资格审查,认真组织优质课比赛初赛、复赛。

  2.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要认真组织动员优质课和优秀论文推选工作,确保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专职教师全员参与初赛。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要配合做好比赛的组织实施工作,基础好、成效突出的单位和地区要在本次活动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3.优质课比赛及论文评审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工作结束后,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及具体承办单位要及时将参赛人员评价表、优秀论文推荐汇总表、获奖人员统计表和相关情况汇总材料上报省教育厅。

  4.如因侵害他人版权而引起的版权纠纷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所有后果并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教师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省教育厅免费享有网络传播权,供全省教师享用。

  比赛过程中的意见、建议请及时与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联系。初赛、决赛过程中对评价标准及论文评选方面有疑问可联系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秘书处。

  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联系人:肖向毅 邱长林,电话:0371-69691697。

  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秘书处联系人:黄国涛,电话:13838089626

  新县教师发展中心联系人:江为民,电话:13608471218

  电子版材料发送邮箱:xxsxzx2988766@163.com

  纸质及其他相关材料邮寄地址:新县教师发展中心(河南省新县光彩实验学校院内),邮编:465550

  

  附件:1.河南省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评审标准

  2.河南省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参加决赛及三等奖名额分配表

  3.河南省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评价表

  4.河南省第十五届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优质课比赛获奖人员统计表

  5.河南省2023年度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教师教育优秀论文推荐汇总表

  2023年6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3/06-27/27679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