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友声音 >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高考分数线发布会答记者问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高考分数线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3-07-09 05:45:47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2023年6月24日,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陕西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及成绩查询、志愿填报等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1. 今年高考评卷是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的?

  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分都代表了平时的努力和付出,每一分也都牵动考生和家长的心。那么,这每一分是怎么评出来的?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网上评卷最主要的两项机制:

  一是“盲评”机制。每位评卷员仅评一道题,仅能看到答题卡图片的一部分,看不到考生信息,也看不到其他评卷员所评分数,确保实现公平、自主评分。

  二是“多评”机制。所有非选择题至少由两名评卷员随机分别评阅,取其平均分作为最终分数;若两人评分差值超过规定的误差值,还会将此题发给第三位评卷员评阅,并取误差值较小一对的平均分作为这道题的分数;若三人评分两两超过允许误差值,会由评卷专家组进行集体裁定。

  此外,我们还有选择题评分的双算法校验机制、主客观互相校验机制、跨科目校验机制和人工智能辅助校验机制等多种机制。同时,对全体评卷员进行严格管理,严格遵守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分分计较,始终如一,确保评卷全程公平、公正。

  2.考生忘记密码,无法查询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怎么办?

  答:有两种办法:一是进入高考网上报名系统首页,点击“忘记密码”,通过高考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码进行找回。二是携带本人证件到报名县区招办或报名点恢复初始密码。

  请考生们一定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登录账号、密码等信息,不要委托他人或机构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严防个人信息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

  3.对于考生们来讲,高考填报志愿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答:高考志愿体现的是考生本人的志向和愿望,填报志愿时要把国家的规划、社会的需求、学校的定位、专业的特色、自身的兴趣、个人的专长、成绩的高低结合起来考虑。我们建议志愿填报遵循以下“五部曲”:1查计划,2读章程,3预填表,4早提交,5再确认。具体来讲:

  一是查阅计划信息。“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以及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2023年普通高校在陕招生分校分专业计划汇编》和《高考特刊》,是查阅今年我省计划信息的正规渠道,请考生认准上述渠道,准确查阅计划信息。

  二是阅读招生章程。在查阅计划的同时,考生应通过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认真了解我省高考招生政策,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认真阅读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避免出现政治面貌、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外语语种等条件与所报专业不符的情况。

  三是进行志愿预填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已发布“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预填表”,建议考生在正式填报前下载打印,提前熟悉填报项目和填报流程,准确定位个人位次,合理搭配报考院校。

  四是提交志愿信息。请考生务必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按照系统指引填报志愿。填报结束后,必须点击“提交”按钮。“提交”后仍可修改志愿信息。请注意不要多人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填报志愿,在填报完成或暂时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点击“注销”按钮,退出系统,确保已填报信息不被他人修改。

  五是确认志愿信息。提交志愿信息并检查无误后,请考生及时点击“确认”按钮。志愿信息“确认”成功后不可更改,逾期不予补报,省教育考试院不受理以任何理由提出的修改或放弃志愿的申请。这里再次提醒各位考生注意:截止6月27日12时,如已“提交”但未“确认”志愿信息,系统将自动确认考生最后一次“提交”的信息,如未“提交”志愿信息,将视为放弃本次志愿填报。

  当前,社会上有部分机构和个人打着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一分不浪费的旗号进行高价志愿填报指导。在此,我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省教育考试院和各招生院校在门户网站都已发布了往年录取的详细信息和各类政策解读;省教育考试院、各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在陕各高校也开通了咨询电话。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

  各位同学,高考成绩已经发布,过往皆为序章,来日方值期许,希望大家能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找到合适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入理想的大学,就读热爱的专业,成就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2023年陕西高考成绩及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news/zhengcejiedu/202306/24/222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