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育、服、创、合”特色化就业育人品牌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育、服、创、合”特色化就业育人品牌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时间:2023-11-05 03:11:44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多轮驱动、精准发力,积极探索“育、服、创、合”特色化就业育人品牌,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育人为先,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新时代“新愚公”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将原发于济源的愚公移山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新愚公”成长工程,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精技艺、会创新”的新时代“新愚公”。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实践课时占比超过50%,1845名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奠定就业之基。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通过企业调研,确立高职教育学生五大素养20个核心指标,设置包括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心理健康、社会实践、职业指导、创新创业等200多个育人场景和具体任务,开展全景式、全覆盖、全过程的育人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制订成长计划,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项目,形成自我“成长画像”,实现了培养目标具体化和项目化,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二、服务为本,打造“三全”职业咨询服务体系

  

  高质量就业需要正确的职业指导和精准的咨询服务。学校从2009年开始职业咨询服务的实体运作探索,截至目前设置职业咨询工作室12个,共有校内外职业咨询师127人,其中,获得全国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1人,全球职业规划师6人,河南省首批就业指导名师1人,省就业创业专家5人,高级职业指导师8人。

  

  学校依靠优秀的师资和校院两级职业咨询工作室,完善“团体式—主题式—个体式”三级分层式推进的职业咨询模式,构建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的职业咨询服务体系。全链条:每年在大一新生入学设置生涯意识教育,分年级制定职业生涯咨询辅导方案,贯穿到学生大三毕业。全覆盖:职业咨询线上线下同步,周一到周日全程覆盖。教师利用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全维度职业测评,人职匹配精准画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针对性开展帮扶咨询。全方位:职业咨询服务涵盖课程、主题教育,技能训练、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不同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年级特点设置个性化指导方案。

  

  三、创就结合,以创业拉动学生就业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形成了“1545”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师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8项,国赛奖项6项,其中“愚公共富——王屋山艾草产业化开发项目”获批“创响中原”2023年河南省大学生创业项目培优“飞鹰”项目。政校企联动,与济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沁园办事处合作,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打造了新愚公众创空间,先后引进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优秀中小微企业50余家,提供实践岗位2000余个,累计培育初创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500余个,带动1000余名学生直接就业,学校新愚公众创空间也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四、合作育人,促进学生精准就业

  

  高质量就业离不开产业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是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一是对接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主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匹配、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融通,使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无缝对接。二是访企拓岗,开拓就业岗位。2022-2023年间走访河南豫光集团、济源钢铁等企业336个,先后建立冶金化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实习就业基地15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三是校企共育,入学即就业。通过校政行企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河南省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学院、白银珠宝产业学院等,与济源示范区组织部、比亚迪集团、富联科技集团、清水源科技集团、河南金利集团、金马焦化等签订就业培养订单2000余名,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学生入校即就业,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产业发展。

  

  特色化就业育人品牌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学校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累计为学生提供各类咨询服务2万余人次,就业创业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学生在各项就业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0余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为99%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满意度98%以上。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3/11-02/28410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