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支点”,运用五育并举“杠杆”,撬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细化五育举措,增长动力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党委会、班子会、校园长工作会等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凝聚思想共识,细化五育举措,增长动力臂。一是明确发展思路。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思路,依托12所市、县试点学校,打造跳绳、游泳、篮球、足球、创新人才等学生特长培养项目6个,通过试点学校带动引领,鼓励全县学校结合实际打造符合学生特长发展的特色项目,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二是强化方法指导。分层次举办校(园)长、分管副校(园)长、基点校校长、教导主任五育并举工作论坛,促使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在研讨交流中统一教育思想、借鉴管理方法、分享成功经验。全覆盖开展学校视导,坚持行政视导和师训视导相结合,以“检查督导+蹲点视导”的方式指导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三是加强师资保障。根据编制情况和岗位需求,通过公开招聘、聘用合同制教师等形式补充教师数量;强化县内学校结对帮扶,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交流学习;通过东西部协作、“国培”以及县级培训等,开展骨干教师、学校管理干部等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持续实施“三名工程”,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研训为载体,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两手抓,鼓励学校依托课后服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体艺特长、智育发展、劳动技能等兴趣社团,尊重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及时晒出五育并举工作成果,县局每周汇总下发学校,促进校际经验共享,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评价体系,减短阻力臂。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体育局-学校-教师-学生逐级评价机制,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科学的评价体系激活内生动力,减小杠杆阻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评价体系全面化。印发《屏山县五育并举“N+X+Y+Z”实施方案》,全面考核学校常规管理、特色项目、五育并举成效和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评价原则差异化。本着“保优秀、奖提升”的原则细化考核方案,充分考虑学校地域差异和质量基础,按初中、城区小学、民族乡镇等进行分类考核,让每位教师、每所学校看得到希望,促进校际良性竞争。三是评价项目重点化。坚持问题导向,把实施五育并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作为重点评价项目。四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根据每周工作动态和检查督查情况,开展学校五育并举工作过程考核;实行专职艺体教师全覆盖现场抽测、兼职德体美劳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随机班级抽测,将教师抽测结果、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和学校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情况作为对学校和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将学科平均分、年级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相对优生评价、留优评价等作为的重要内容,评价项目全,奖项设置多,促使每位教师从不同角度为质量提升发力。五是评价。根据学校综合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划定全县学校考核等次,根据考核等次发放教学质量奖,由学校对教师进行差异化考核,合理拉开奖励差距,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三、促进全面发展,找准“支撑点”。积极搭建班级、学校、县级和市级展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踊跃展示自我才华,自信成长,努力构建“德育教育活动化、体育美育赛事化、劳动教育实践化、智育教育目标化”学生成长教育体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支点”。一是立足学校思政课程,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厚植家国情怀。二是广泛开展体育赛事和艺术展演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美育赛事,积极展示自身特长,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输赢结果,帮助他们树立成长自信。三是开辟劳动实践园地,让孩子们走出教室,积极参加农作物种植、家务劳动、手工创作等劳动实践锻炼,从小培养孩子们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体验收获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