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科学保护地方语言资源,构建和谐健康语言生活,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聚焦时代主题,突出思想引领。一是积极组织第五届全国经典诵写讲大赛经典诵读和汉字书写的省级比赛,全省共计收到10390件参赛作品,评选出1028件获奖作品和112位优秀指导教师。活动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高,作品紧扣“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活动主题,展示出参赛人员较高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二是联合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举办全省中小学生“同讲普通话 筑梦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参赛学生围绕活动主题,抒发强国之愿、报国之志,书写使命担当、奋斗青春,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与远大理想。三是承办2024中国诗词大会(陕西赛区)选手选拔工作,在选拔过程中积极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深入领悟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文化精神,营造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诵读经典的文化氛围,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聚焦保障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加强统筹安排,认真总结反思,通过“两个结合”,保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落地实施、提质增效。一是将常规与大赛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把经典诵读融入学校常规教学,在全员普及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两种能力”;另一方面,规定参加省级比赛的诵读作品需经过学校、乡镇、县(区)、市级四个层面层层选拔,这样既扩大了参与度和覆盖面,为师生搭建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学习展示平台,又为特长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展现才华的舞台和机会,还提高了省赛作品的质量与竞争力。二是基础建设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省教育厅、省语委办认真落实国家语委印发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紧扣年度大赛主题,积极组织全省比赛,遴选优胜作品,确保省级比赛与国家大赛有效衔接;在保持国家大赛参赛组别基础上增设中小学校长组,发挥校长的阵地引领作用;定制陕西省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电子获奖证书,激发社会大众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和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
——聚焦基础阵地,强化示范引领。一是以推普周为平台,以中国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鼓励各地各校广泛开展演讲诵读、书写篆刻、亲子共读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视频号、美篇平台等扩大宣传,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强化师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二是开展陕西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学校培养建设工作,在全省遴选认定32所省级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学校,鼓励基地学校积极承办省、市活动,开设诵读、书法、篆刻、阅读等语言文化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发挥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域辐射、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重点区域,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印发《陕西省经典润乡土计划实施方案》,全省统一部署,各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面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教师、基层干部等重点领域人群及社会大众,开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展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活动,助力乡村语言文化教育发展,做好乡村语言文化服务,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推荐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经典润乡土项目获教育部专项经费支持。二是组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推普工作,为学前儿童、青壮年劳动力等重点人群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语言帮扶。两年来,陕西省共计37所高校91支志愿者团队入选全国活动名单,为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贡献。三是组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中华经典文化在乡村浸润传播。
——聚焦项目管理,科学保护方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开展“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对33个县区进行的方言调查任务,历时3年,最终在16所高校、170多名专家和218名发音合作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调查提交的方言语料符合语言事实,文字音标记录撰写规范,音像资料完整清晰,符合工程验收入库标准,其中千阳、榆林、吴堡、白河等课题在纸笔记录、音像视频质量方面达到优秀标准。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团队建设,组建了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邢向东担任指导专家的首席专家团队,以及由高校专家教师组成的方言调查团队;二是注重培训指导,组织所有课题负责人参加项目培训,熟悉掌握语保工程系列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确保方言记录整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三是注重过程管理,严格按照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关技术规范开展调查工作,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有关时间节点、内容标准开展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