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助力区域乡村医疗振兴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助力区域乡村医疗振兴

发布时间:2024-01-07 11:41:25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有效缓解县区基层医生短缺问题,加强基层医生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2023年以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受洛阳市政府委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持续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基层医疗保障能力,促进县区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一、抢抓政策机遇,创新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2023年5月29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同意支持洛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基层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复函》,随后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洛阳市基层订单定向医学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建设高素质乡村医生队伍为目标,按照“政府牵头、定向培养、县级签约、乡镇使用”的原则,洛阳市从2023年开始,委托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基层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覆盖全市七县七区,招生分配名额200人/年,其中临床医学140人/年,中医学60人/年。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引招录优质生源

  

  洛阳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公布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洛阳各县区卫健委积极开展招生宣传,设立专门订单定向招生咨询窗口,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争相报名。2023年基层订单定向医学生计划招收200人,完成录取200人,其中96人超过本科分数线,占比49.7%,167名高考生生源地为洛阳市域,占比83.5%,切实为洛阳市各县区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

  

  三、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申报成功后,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工作,邀请了国家级专家、规培医院专家和洛阳各县区卫健委、基层医院一线行家参与到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中来,力争使培养方案既符合国家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又符合基层工作岗位胜任力的需求,确保方案既“顶天”又“立地”。

  

  提出“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1.5指的是前1.5学年在校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完成基础医学课程、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的学习,中医学专业完成中医基础课程和西医诊断学的学习。第二个1.5是指后1.5学年,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见习实习,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提出“3+2”一贯式培养方案。订单定向班学生3年专科毕业后,直接进入2年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切实提升订单班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

  

  四、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洛阳市卫健委和学校高度重视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工作,多措并举引导订单定向医学生安心学习、志愿服务基层卫生机构。

  

  召开专业讲座,邀请国家级专家、校级领导和专业负责人等为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指导,帮助其增强专业认同、树立学好专业课的信心。

  

  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开展专题政策讲座,邀请专家对订单定向生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使学生了解订单定向生的政策红利和培养目标,帮助其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目前学生学习状况良好,情绪稳定,目标明确,家长满意。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服务基层的合格基层医生,加快补齐基层医疗短板,培养全科人才队伍,更好地实现“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基层医疗机构职能。同时,通过创新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培养人才扎根基层医疗“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持续提高农村医疗水平,解决制约农村医疗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振兴。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1-04/28796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