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育人、实践、保障“四重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一、着力构建管理体系,建立闭环机制
坚持四个纳入。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目标管理体系、班子及个人考核,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考评的专项要求、述职述评的必备要件,层层传递责任、逐级落实任务。
实行三个挂钩。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作为永恒主题常抓不懈,与教职工的推优评先、绩效奖惩、职称评审相挂钩。列为负面清单中的扣分项,对失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
形成工作闭环。年初谋划、专题部署,平时注重管理,年底量化考评,做到有计划、有清单、有推进、有督办,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着力构建育人体系,实现全域协同
抓好课程课堂主战场。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要备好“四个菜”:必讲课程的“主打菜”、重大时政的“节令菜”、解疑释惑的“特色菜”、展示风采的“拿手菜”,借此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打造思政队伍主力军。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政治强、视野广、情怀深、人格正的专兼职工作队伍,有效发挥思政教师“王牌军”、学工队伍“先锋队”、专业教师“生力军”的协同作用。
发展全域育人新生态。深入实施“合力育人工程”,在抓好“课堂”育人微观场域的同时,大力发展“校园”育人中观场域,充分发挥“文化思政”作用,以文化人、以人化文;拓展延伸“网络”育人虚拟场域,做实“指尖上”的大思政,形成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生动景象。
三、着力构建实践体系,促进知行合一
持续开展研学活动。开辟“校内、社会、网络、心灵”四个课堂,拓展讨论类、观感类、研读类、竞赛类等八种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月、行走的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先后获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接续开展“寻访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牢记领袖嘱托”研学活动,将医圣祠、月季园、邹庄村、淅川江山论广场融汇联结为4个现场教学基地,通过沉浸式研学,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丰富学生志愿服务。围绕社会服务、文明创建、脱贫攻坚等主题,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参与了南阳市承办的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月季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组建南水北调水质保护雷锋连,在长期参与丹江水质监测、植被保护、环保宣传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赋能地方全面发展。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战略需求,紧扣地方支柱产业集群,坚持师导生创、师创生学、师生共创,组建智能感知与导航、县域电商服务等121个师生科技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项目370余个,把爱国情、报国志,深度融入到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之中。
四、着力构建保障体系,守牢安全底线
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出台《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构建“周预警、月研判、季联动、年考核”工作机制。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各二级单位狠抓落实的“大思政、大文化、大宣传”工作格局。
强化经费保障。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每生每年30元的标准设立思政工作经费,每生每年40元的标准设立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对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单设标准、单列计划、单独推荐”,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南阳理工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