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民族幼专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民族地区、服务乡村振兴”为“定盘星”和“方向标”,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大局,明确办学宗旨,凝练学科特色,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融通才智资源,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方发展需求,凝练形成了师范教育和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艺术教育、以攀西生态康养旅游为特色的职业教育等非师范教育学科方向。主动承接地方各类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累计达15000余人次;开展“学前学普 振兴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农特产品电商营销等活动,师生充分发挥才智优势,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宣讲团”和青马学社“火把宣讲团”两支宣讲队伍,深入到雷波县、普格县、四川总工会成都工人疗养院等地开展了多次理论宣讲活动;学校牵头成功申报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推动凉山州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深研地方特色,推动成果转化。坚持主动服务和靠前服务相结合,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下功夫。以“寻找凉山民族文化之根”为导引,结合当地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进行非遗采风和“文化还原”联合课程实验教学,并进行了文脉性文创的延展性创作,为服务地区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智力支持。学校非遗工坊教学及其衍生成果,入选教育部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同时,牵手中国美术学院成立“凉山乡土学院”,对凉山乡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发挥乡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教化功能,促进凉山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
倾力倾情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先后选派25名同志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对口帮扶美姑县采乃坚村、普格县团结村等地工作,获得帮扶先进单位称号;选派优秀学子深入洛莫村开展支教活动;对口帮扶西洛镇“一村一幼”辅导员培训,为普格县教育振兴助力护航;与凉山州教体局共建“凉山州教育发展研究院”,牵手川师大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实习实训基地”,牵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展“智慧赋能凉山乡村振兴行动”,形成了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振兴的师范教育文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研究和支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