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川南14所高校齐聚西南医大,为如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川南14所高校齐聚西南医大,为如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1-04-22 02:24:47作者:来源:

  

  

  4月16日,川南高校联盟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西南医科大学召开,会议围绕“社会服务”主题进行。会上,泸州、自贡、内江和宜宾4市14所高校代表们轮番登场,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这也川南高校联盟自成立后,14所高校的首次“相聚”。

  为什么把“社会服务”作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川南高校联盟第一届理事长、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表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是高校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又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动力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立足社会实际需求,构建区域医学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内涵建设,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49.68%……”会上,作为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单位,西南医科大学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副校长张春祥,就学校教育、医疗、科研资源优势服务于川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率先做起了西南医科大学的“自我介绍”。

  会场上,14所高校代表们围坐成一圈,在张春祥介绍时,另外13所高校代表们都仔细聆听着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根据议程,川南高校联盟的14所高校将依次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报告。在西南医科大学的“自我介绍”结束后,四川轻化工大学等14所学校开始“接力”发言。

  通过这样的“自我介绍”将学校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让大家通过这样的“自我介绍”互相了解,加深川南高校联盟成员之间的印象,例如四川轻化工大学坚持产教融合,建设中国白酒产业学院、应急与安全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实现优势学科与行业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宜宾学院联合建成了“川茶学院”,以“团队+项目+产业”模式,承担宜宾多个产业项目,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四川警察学院积极围绕国家安全稳定和警务重大改革建言献策,近年在很多重大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挽救人民生命,保障财产安全;内江师范学院出台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川南幼教集团,引领区域幼教事业的发展,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搭建“2141”社会服务培训体系,聚焦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人员等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以及其他联盟高校的工作举措。

  4市14所高校各具特色,成立川南高校联盟,目的就是加强川南高校的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学互鉴,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做好“两个服务”。

  虽然川南高校联盟协同发展的机制初步建立、区域合作初见成效、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有序开展。但是众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发展规划不够统筹、协同机制不够深入、信息沟通不够对称等问题。

  廖斌说,下一步,为共同推进联盟高质量发展,川南高校各联盟单位要按下抱团发展的“快进键”,打好协同发展的“组合拳”。“要强化共建共享,促进川南高校协同发展,要有共同体的意识,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联合办学等方面加强合作;要立足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养老产业、白酒产业、基础教育事业等领域,加强各联盟单位跨区域的校地合作、校校合作;要着力上争外引,共同推进川南高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地方政府、联盟成员应积极交流,互相帮助。”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在今天的互相了解、熟悉后,将在高校探索协同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更好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四市高等院校办学效益,助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川南高校联盟第一届第二次会议最后,表决了下一轮川南高校联盟活动理事单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

  新闻多一点:

  2019年7月,川南高校联盟成立,标志着四地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

  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包括14家,即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

  

  (张其  谢明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