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国防特色、科技范式、人文底蕴三个层面将学校特色与思政课建设有机融合,打造“总师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建设体系,为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发挥价值塑造关键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思创空间”启动仪式
——国防特色:“为国铸剑”与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学校谋篇布局思政课建设,提出“举全校之力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入主流、强特色”。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门研究思政课议题,校领导带头建思政课、讲思政课。全国率先一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二是挖掘国防元素。将国防元素贯通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核心的本硕博思政课程群。邀请国家重大型号总师校友讲思政课。实施思政课教师联系专业学院、联系学生自然班等制度,打造“为国铸剑”大思政课。三是创新特色课程。与各学院三航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打造特色思政课《大国三航》,讲授我国“三航”领域历史沿革、标志性成果和学术前沿。以专家卓越成果和无私奉献感召学生凝聚信仰,深受欢迎,“一课难求”。
——科技范式:科技自立自强与思政课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合。一是思政课教学凸显科技范式。通过融入科技创新案例等,在思政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融入西工大人科技报国事迹等,在思政课中培育科学家精神;通过与理工科教授同堂授课等,在思政课中开展科技伦理教育。二是理论研究凸显科技范式。培育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社会、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方向。举办“人文与科技对话沙龙”,开展文理工交叉备课。创办两本学术集刊,依托国家一级学会,以学术反哺教学。三是思政课改革凸显科技范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体国家安全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推行“5G+思政课”改革,创设“思创空间”等数字体验思政教学模式。
西北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剧剧照
——人文底蕴:“总师育人文化”涵育与思政课“以文化人”融合。一是开设思政人文通识课。将“总师育人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类、“四史”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三类课程,多项课程填补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空白。二是延伸思政课第二课堂。全国率先创排主题鲜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剧。各课程组织师生开展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话。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书会”“启真明智”读书会。三是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举办“学思践悟”思政课作品大赛,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开展“和理有话说”“改革开放口述史”等特色思政社会调查等,组织学生赴延安、北海舰队、广西融水等实践研学,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五年来,获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和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人才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思政文库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