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服务“一带一路”美好人居环境建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服务“一带一路”美好人居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4-04-03 05:52:06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建丝路沿线美好人居环境为使命,充分发挥“建筑科技”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推动丝路沿线建筑类大学交流合作,加强建筑科技联合攻关,推进人才联合培养,服务丝路繁荣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办的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会现场

  

  ——搭建大平台,高站位推动丝路沿线大学交流合作。2023年10月20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共筑人类美好家园”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会,成立由23个国家45所高校组成的“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召开人居环境生态科学等9个论坛。大会通过了联盟章程和《西安共识》等文件,发布了《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发展报告》《西部丝路沿线城镇人居环境绿色发展报告》两份报告。近年来,学校累计承办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等“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牵头组建了“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3个国际合作平台,为丝路沿线国家建筑类高校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

  

“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成立现场

  ——产出大成果,高起点实施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学校结合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环境气候、资源禀赋相近等特点,聚焦丝路沿线城镇化建设发展、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等重大问题,不断加强丝路沿线建筑科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发挥“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打造建筑业“人机协同”绿色建造“国家队”。与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高校、单位共同组建“一带一路”绿色建筑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水资源收集和再生利用等先进绿色技术、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引领丝路沿线国家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建筑业向清洁低碳转型。近年来,依托学校科技专利,已实现技术成果产业转化638项、形成产值25亿元,为我国乃至丝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发展报告》和《西部丝路沿线城镇人居环境绿色发展报告》发布

  

  ——促进大交流,高质量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学校持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培养规模,在提升对“中国建造”“中国智造”等行业和学术标准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强化国际学生对中国国情文化的认知理解,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间友好交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中建国际等20余家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基地,为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国际人才保障。来自巴基斯坦的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阿希姆获第四届亚洲表面、涂层及纳米结构材料国际学术会议“最佳报告奖”;来自津巴布韦的该校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欧兰获陕西省“一带一路教育宣传大使”;来自坦桑尼亚的该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生连杰,毕业后回国参与当地中国企业建设项目。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

  ——承担大项目,高水平参与丝路沿线重大基建工程。学校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等单位密切合作,深度参与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1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了我国建筑科技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更多建筑技术和标准走出国门。学校土木工程学院宋战平教授团队参与塔吉克斯坦-中国边境公路改扩建工程,承担了乔尔马扎克隧道施工技术咨询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高质量完成了隧道进口仰坡加固和塌方处理,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在竣工交接仪式上,对隧道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学校资源工程学院石广斌教授团队参与了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多个水电站建设项目,解决了地下洞室和竖井围岩稳定、混凝土结构受力关键技术问题,为当地发电、灌溉及旅游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2404/01/1393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