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学科建在产业上。持续优化学科结构,积极培育和发展与地方良性互动、与产业耦合共生的新型交叉学科,推动学科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学科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适配度。近年来,学校重点面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能源与新材料、智慧农机等产业领域,大力发展智慧化工、智慧农业、智能医学等学科,先后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联合共建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州绿色化工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并在智能制造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坚持把创新建在人才驱动上。实施“塔石人才工程”,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构建“聚石成基、夯基成塔、拱塔成尖”的人才工作新机制,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引进人才、组建团队。两年来,引进优秀博士人才72名,占全校博士总量50%以上;先后组建“四川革命老区产业振兴研究团队” “现代化学功能材料创新团队”等20余个科研团队、“四川省磷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省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川东北地区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合作。
坚持把校区建在园区上。通过与川东北地区的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建有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60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
坚持把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建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积极打造样板支部和标杆院。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00%全覆盖和二级学院组织员配备全覆盖。制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推进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打造“巴山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资源库,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模式的多方协同思政课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机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