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坚持“三个强化” 构建大思政课体系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坚持“三个强化” 构建大思政课体系

发布时间:2024-05-14 23:18:56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大思政课”是时代大课、理论大课、实践大课,需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和大格局,更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方法,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汇聚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一、强化育人意识,构建“大思政课”课程体系

  

  落实“养成教育”育人理念,探索养成教育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同时以践行教育家精神、数字技术赋能等,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担当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使命。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寓德育、美育等于专业教育,寓德育、专业教育于劳动教育,“五育融通”、德育为先,育才先育人。

  

  夯实第一课堂。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倾力打造思政“金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立足学校经贸管理学特色和优势,挖掘学科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把启发式、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咨询式教育充分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营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民主平等、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将课堂讲授的重难点变成学生情感的共鸣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吸引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作为校级重点学科,由院长带队,集中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已成为马院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

  

  丰富第二课堂。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学校每个学期举办由校领导作表率的“开学思政第一课”,推动校史校情教育走深走实,落实“大思政课”育人之要求。

  

  二、强化多元载体,构建“大思政课”阵地体系

  

  校园文化为首要载体。学校自建校伊始就带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基因,厚重的书法篆刻牌匾、名人语录海报、别具特色的楼宇建筑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政熏陶。近年来,学校坚持整体布局,每学期举办“思政课活动周”活动,统筹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育人资源,将红色基因与“大思政课”深深根植于学子血脉之中。

  

  校际交流为重要载体。学校广泛开展校际交流,积极寻求“大思政课”育人的最优化。利用兄弟院校的教学协作,开展“知名学者进校园”讲座,推进在线高峰论坛、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竞赛、教学成果展示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深化对思政课的共同研讨,加强同类院校的交流合作,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模式。

  

  社会实践为发展载体。思政课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碰撞出火花,学校历来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推进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2023年,学校组织多名师生赴信阳新县鄂豫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两天的“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红色主题教育。尤其在寒暑假时间,学校成立“学生红色志愿服务团”“领航志愿服务队”,改变过去实践教学各自为阵的局面,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的新活力。学校系统构筑“校园+校际+实践”同频共振的“三位一体”立体化阵地体系。

  

  三、强化联动机制,构建“大思政课”机制体系

  

  建立规范化教学机制。学校按照专兼结合的要求,着力构建一支由“思政课专任教师+思政工作人员+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杜绝教学中出现政治方向、育人导向、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学院制定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思政教师教育教学与政治纪律规范》,用于明确思想认识,约束和规范思政课教师行为,实现了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优秀校友等共建了多种形式的实践研究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通过多方资源协同联动,真正实现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校内与校外实践育人资源的共荣共享。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5-14/29911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