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重庆工业职院着力构建“1335”心理育人新模式

重庆工业职院着力构建“1335”心理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15 19:50:39作者:佚名来源: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育人重育德、育德先育心”的心理育人理念,聚力打造“1335”心理育人新模式,精心培育“匠人”+“匠心”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取得较好成效。

  一、构筑“一盘棋”格局,形成合力。一是打造“三位一体”心理育人工作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以党建引领促进心理护航;成立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业务指导、培训和心理服务;成立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统筹兼职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共同落实全校心理健康工作。二是凝聚“多维协同”心理育人合力。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中心和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协同配合,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多样化心理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渠道,着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挥基层组织的育人堡垒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是压实“循环跟踪”心理育人责任。每月通报一次心理育人情况,每周召开一次心理健康研讨会,了解分析已筛查出心理问题学生、正在做心理疏导学生、有心理异常苗头和需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案例分群体分专业量身定制疏导方案,强化循环跟踪,压实工作责任。

  二、构建三大育人机制,搭好框架。一是建立“并列式”制度保障体系,提升心理服务效能。积极完善心理育人制度建设,围绕组织管理、课程建设、咨询服务、危机干预、经费保障、设施建设等六方面,制定《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4-2025)实施方案》,完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修订)》等相关文件25份。二是建立“递进式”预警干预体系,加速应急处理。强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机制,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团干部定期走访学生寝室,二级学院组织专班,每周定期研判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强化入学季、毕业季、就业季等特殊节点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排查和日常管理,重点关注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为出现高危倾向苗头学生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和有效干预。三是建立“贯通式”转介诊疗体系,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健全“校-院-家-医”协同管理的转介诊疗体系,与精神卫生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加强分类闭环管理。对发现的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及时向辅导员和学生家长通报,由辅导员和学生信息联络员给予一般关注,开展朋辈关爱与帮扶1660人/次;对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及时转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疏导,由辅导员、二级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共同持续关注,及时通报家长知晓,常态化做好家校沟通110人/次;对重大心理危机学生,具有自伤或伤害他人的危险行为时,二级学院及时告知家长,并畅通从心理健康中心—精神专科医院—社会心理服务—家庭心理关怀的心理危机“贯通式”转介绿色通道,采取专业干预手段,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新疾病诊疗服务,本学年已成功转介35例。

  三、搭载三类平台建设,夯实地基。一是打造数智化应用平台。学校搭载信息化的“心理素质教育一体化平台” ,统合“测评-筛查-咨询-转介-干预”为一体的云端操作、监测路径,形成心理健康中心-二级学院-班级辅导员均在线的远程监测布局,及时关切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高效帮助。二是融合一站式心理服务平台。学校将心理健康融入院校、班级、宿舍,建立“一站式”心理服务平台,通过各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心理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建设“心理之家进宿舍”,激发学生设计或创作带有宿舍特色的心理之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技能;设立“心理体验开放日”,学生通过预约自行前往心理健康中心进行体验打卡活动,了解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熟悉心理健康知识常识,放松缓解压力情绪,疗愈心灵;推动“五育活动进宿舍”,将一站式服务充分与体育、美育、劳育等活动融合,开展正念冥想和瑜伽,手工劳动与寝室文化布置等主题教育结合,营造良好的住宿氛围。三是建立专业的师资平台。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要求配置4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9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分别坐镇心理健康中心和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打造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私密咨询基地和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公共求助基地,解决学生远距离、短求助问题,确保学生及时、快速解决问题。

  四、协同“五心”共育,构筑大厦。一是思政联心,梳理课程新脉络。在加强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联合学校优势学科,从不同角度聚焦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长发展,满足大学生多样性需求,推动学校心理育人探索从自发进入自觉。二是测评验心,掌握学生新动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数智化平台的心理普测数据,加强学生日常监测管理,整合班级心理状况云图、学生心理画像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完成心理测评15950人,形成重点关注学生“一生一策”动态档案1770人。三是活动践心,打造特色新品牌。学校立足“三全育人”大格局,打造“育匠人‧培匠心”心理健康品牌工作,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融入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5‧25心理健康节、生命健康活动周、10‧10心理健康月等系列活动,形成温“心”知、赋“心”能、行“心”路、悟“心”境、守“心”德、传“心”火等六大活动体系,多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四是培训知心,构建培训新体系。学校将师生培训作为切入点,链接不同群体的知识、业务提升需求,创新“纵深+横向”多群体培训体系,形成“心灵守护者”师生培训、“匠心‧职引”职业素质拓展培训、“心灵守卫”朋辈培训等近50场培训,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和规范性。五是宣传育心,创新传播新渠道。融合互联网,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科普新阵地,线上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平台,“重工心语”“学工在线”等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热点话题,在抖音、腾讯QQ等社交网络平台积极发布学校最新宣传活动,本学年共计120条。线下利用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和一站式心理服务站以及心理自助设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宣传阵地的影响力。


原文链接:http://jw.cq.gov.cn/zwxx_209/bmdt/gxxx/202404/t20240419_131459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