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学生在辽宁省实验中学雷锋广场举行成人礼
②辽宁省实验中学“永志班”学生欢迎王永志院士归来
③学生们参观华晨宝马车间,接受生涯规划教育
④机器人课外小组开展活动
走进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车向忱的塑像。塑像坚毅的神情与深邃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指引观者穿过近百年的漫漫岁月,走进学校的悠悠历史。
2024年5月4日,辽宁省实验中学将迎来建校75周年。凝望来时路,响彻奋斗与担当的号子,尽是艰难与奋起的足迹,这面东北基础教育的旌纛穿越时空的风雨,在如今的沈阳城迎风傲立。
起 / 诞生于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中
1948年11月,东北地区全境解放。东方晴,曙光亮,恢复民生、挺起胸膛的教育呼声响彻沈阳。百业待兴,人才为重,要满足建设新中国的需要,就必须创办“新型正规化”教育,探索教育模式,培养建设人才。
早在“五四”运动前夕,探索新教育的萌芽就悄然生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19年,车向忱怀着满腔热忱投入“五四”运动。一颗新的种子在车向忱的心里萌发:“吾国号称文化之邦,而吾国教育之不普及如是,岂不大可哀乎!盖有四万万同胞,其不识字者,竟占三万二千万,以如许之无知无识之民众,以彼列强争生存,又何以御外侮,即以内政而论,又何以为主人翁?”办教育、办国民教育、办新型正规化教育的理念在东北教育工作者的心里扎下了根。
1935年12月9日,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爆发。时年29岁的林枫与夫人郭明秋均是这场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组织者、参与者。风云识际会,天涯共此时,身在上海的董纯才亦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救亡活动。
1949年5月4日,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车向忱、林枫、董纯才、郭明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创办的实验学校——东北实验学校正式诞生!从建校那一天起,就确立了“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重思想教育、重劳动教育、重学业教育、重全面发展,扎扎实实地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工厂和农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承担起实验性、示范性的重任。
百年大业,序幕开启;教育星火,从此光耀东北。
立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和平时,学子们埋首苦读积学问;烽烟起,学子们昂首出征卫家国。1950年,“邻朝烽火危东疆,投笔从戎别同窗”,抗美援朝的烽烟弥漫东北。军区紧急组建防毒训练队,培训防化骨干,希望抽调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参军。东北实验学校的学子面对祖国召唤,踊跃报名,在校生的五分之一共200多名学生通过审查,应征入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孔令维,那年17岁,是首批考入东北实验学校的学生,毅然奔赴战场成为坦克兵,短短几个月,从副班长升到独立二团司令部作战股员,再升职到见习参谋。一年后,他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大地上。在战友的回忆中,他“短小精悍,聪明灵活,斗志昂扬,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尽显实验学子的优秀与英勇,昭示了东北实验学校教育理念中深厚的家国担当。
19年后,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李彦晶、王兴功等18名实验学子承袭先辈,再次将荣耀军功镌刻在东北实验学校的校史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这就是实验的风骨、实验学子的精魂。
荣 / 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1954年,东北实验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实验中学,信念始终不变,为国育才,奉献社会,实验师生听从祖国的召唤,深入工厂农村,开办扫盲识字班,参加工农业生产,开展文艺演出,进行社会调查,向劳动人民学习。
1961年1月5日下午,应学校之邀,原沈阳军区战士标兵雷锋来到校园,为全校1200多名师生作了主题为“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报告。据当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副校长李人朴回忆,雷锋穿着一套洗得发白的黄军装,朴素,谦虚。报告结束后,在学校的一再挽留下,雷锋在食堂与师生共进晚餐。临行前,雷锋坚决交给学校一斤粮票和5角钱。雷锋的报告和风范感动了全校师生,从此,“向雷锋同志学习”便成为学校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1976年末,教职工在学校礼堂仓库发现了一盘钢丝录音带,里边是雷锋报告的全程录音资料,近两个小时。这份珍贵资料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从此,雷锋成为辽宁省实验中学的一面旗帜。1999年5月4日,一尊雷锋塑像矗立在实验园“雷锋广场”中央。每学期,都会有一队队学子来到雷锋塑像前,举行入团宣誓、成人仪式等活动。“披一身雪花,留一行深深的足迹。亲切的微笑,庄严的军礼,那是我们永远的记忆。啊,实验的师生,多么的骄傲,雷锋来过我们学校……”在嘹亮的《雷锋来过我们学校》的歌声中,雷锋精神穿越时空,永驻校园。
建校75年来,学校始终以传承雷锋精神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年年相继,代代相承。让“钉子”精神和“奉献”精神陪伴学子一生。学校开展各种服务社会、参与社会、感知社会的志愿者行动,带领学生学军、学工、学农、学商,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体验人生的责任与追求,以丰富的见闻和时代的感受引领学生,滋养远大的理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广袤的实验沃土中,雷锋精神永远滋养着辽宁省实验中学教育的繁盛春天。
坚 / 航空报国矢志不渝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要有自己的高级武器,要有坚实的国防后盾。航空报国成为众多实验学子的人生目标。
王永志,1952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从沈阳北陵机场出发的战斗机激起了他航空报国的决心。他考取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开启了自己的航空事业。1988年,王永志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1992年,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被评为“2003年十大中华英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获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及解放军一级英模奖章;2010年5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一生功勋盈天尺,追忆母校流年新。王永志曾满怀眷恋地赞美母校:“实验中学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后来走过好多个名校,但是印象非常深的就是高中这一段。辽宁省实验中学是我事业的摇篮、成功的起点。”为了表彰英才,激励后学,学校将科技楼命名为“永志科技楼”。
朱育理,15岁入读当时的东北实验学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矢志报国。1993年,为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中国航空制造开始向企业化运作转变。朱育理勇挑大梁,担任总经理。1998年,中国研制的歼-10战斗机首飞成功,那一刻,朱育理更加坚定了自己始终不变的信念:“中国航空工业负担着研制捍卫祖国主权的武器装备的神圣使命,中国航空人应该把它作为自己追求的梦想。”
兴 / 科技兴校潮头踏浪
1953年建校之初,辽宁省实验中学即大胆选派50余名学生留学苏联,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此后,辽宁省实验中学以德育立校、以科技兴校,潮头踏浪,领航一方。
在第一代实验人立志航空的深刻影响下,75年来,辽宁省实验中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科技教育的探索与创新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991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建立科技活动区,设立固定的科技活动室、科技制作室,并配齐了科技教育所需的器材;1995年,学校成立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发明学校”和校科技创新办公室,统筹全校科技教育工作;1999年9月,实验学子自主筹划成立辽宁省实验中学创造学会,学生从科技创新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成组织者、指导者;2008年以来,学校陆续建设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客实验室、STEAM教育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航模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工作室。目前,辽宁省实验中学科技中心实验室共有3D打印机24台、SLA3D打印机一台、激光雕刻机一台、四轴雕铣机一台,以及各种机床及钳工、木工等设备。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在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教育领域都拔得头筹。
1984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启动。从此,实验学子的身影就成了赛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2005年,第二十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直接由辽宁省实验中学承办,并命名为“实验杯”。这是辽宁省实验中学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兴校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实验学子在省赛上取得了单校8项省级金奖、4项全国入围资格的荣誉,此后多届大赛均在学校举办。同年,学校学生林婉旭打破省纪录,荣获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入围资格。这是一项拥有55年历史的国际性青少年科学研究项目比赛,也是国际独树一帜的面向初三至高三学生、竞赛学科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学科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的比赛,被称为中学生的“世界杯”,自此打开了辽宁中学生科技创新的新窗口。更多的实验学子走到省外、走出国门,在全国乃至世界更大的科技创新舞台上展现风采。截至目前,实验学子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多项重量级科技赛事中共荣获96项全国性金、银、铜奖。从辽宁省实验中学走出的“小小科学家”,早已遍布社会各个领域,继续传承发扬着科技创新的精神。
张进,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辽宁省实验中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张进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人制造领域。今年1月22日,张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松是目前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企业之一,要重点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东北区域创新中心。依靠科技赋能,着力提升国产机器人核心竞争力,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为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提交硬核答卷。”
2023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辽宁省科技特色普通高中、辽宁省首批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训实践基地校,成为北京大学四星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在数学、物理、生物学、信息学4个学科共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创新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是学校,更是社会。学校从未放松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康荣生兄弟姐妹6人均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在回忆母校时,她深情地说:“母校究竟给予了我们什么?是适应变化的能力,是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不断创新的能力,是全面发展的能力。”创新改革成就实验,实验改革成就英才,英才创新反哺社会,如是往复,实验教育的活水就这样“满眼生机转化钧”。
继 / 为国育才方兴未艾
辽宁省实验中学的教育之路始终以德为纲、以德立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明确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拔尖人才,更要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祖国栋梁。今日的实验学子已接过前辈们报效祖国的接力棒,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祖国、家乡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张凌龄,曾任山石网科市场与业务拓展部副总裁,1984年至1990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年11月,第十二届史迪威商业女性高管奖在纽约揭晓,此奖项被称作“商业奥斯卡”。张凌龄女士从全球各领域的数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商业产品类别铜奖。从辽宁省实验中学到清华大学,从硅谷高管到回国创业,张凌龄始终带着实验学子的聪慧与勇敢在追求理想、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奋然前行。回忆起母校的点滴,张凌龄说:“在全人教育火爆的当下,我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在实验中学真切感受到了。一路走来,我一直坚持实验中学教给我们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擅长的领域作一些贡献,才是漫长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
王姝颖,三洋重工集团副董事长,1999年入读辽宁省实验中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当时正值出国热潮,定居海外成了很多留洋高材生的选择。“当时同期的同学大多留在了国外,回来的,也几乎都去了北上广。”面对家乡企业的困境和电梯厂3000多名胜似亲人的老员工,王姝颖毅然肩负起企业前途命运的责任,决定回到沈阳,实业兴邦。王姝颖说:“我们的产品首先一定要是精品,因为只有精品才能传承下去,振兴工业,为国家争光;只有打造精品,服务建设,带动员工一起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这也是我们工业制造业人肩上的一份责任。”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学子而言,学习是终生的目标,服务祖国、奉献社会则是终生的事业与追求。莘莘学子学会立德之重、懂得立学之要,终成社会之基。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无论是烽火硝烟、枪林弹雨还是骄阳高照、风正帆悬,无论是东北实验学校的红色足迹还是辽宁省实验中学的金色未来,学校在教育之路上始终步履坚定、一往无前。
75年来,辽宁省实验中学以奋斗不息的家国情怀点燃东北教育的璀璨星空;75年来,辽宁省实验中学以矢志不移的创新求实高扬东北教育的一面旗帜;75年来,辽宁省实验中学春风化雨、立德树人、示范奉献、敢为人先。回顾75年来办学的光荣历程,辽宁省实验中学昂首身正,从“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到“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不仅是东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标杆,更跻身全国前列,成为先行示范校。
展望办学的远大前景,辽宁省实验中学力行不辍,必将乘风破浪,为教育事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