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改革 > 叶燊厅长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社会分论坛-教育专场作主旨演讲

叶燊厅长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社会分论坛-教育专场作主旨演讲

发布时间:2024-05-28 23:34:31作者:佚名来源: 福建省教育厅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社会分论坛-教育专场在福州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叶燊在会上以《强化数据赋能加快推进福建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题作主旨演讲。

  叶燊指出,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建设教育强省插上数字化翅膀。

  科学绘就蓝图,着力锚定数据赋能目标任务。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教育数据要素化为关键支点,统筹谋划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明确宏观思路。制定实施《福建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教育数据规范管理及应用、推进教育数据治理、驱动教育数据深化场景应用等重点任务,将校园大数据体系建设、构建教育智慧大脑等纳入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明确推进路径。围绕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育治理、管理服务等学校核心工作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渠道供给、多形式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推动完善教育大数据体系。明确管理规范。坚持“一数一源”,完善数据采集、应用、备案等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省、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教育数据管理体系,以教育数据精准化支撑教育治理科学化。

  夯实数字基座,着力构建数据赋能育人环境。坚持“全省一盘棋、教育整体性、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省级智慧教育“底座”。建成“1234”数字架构。“1”即福建教育专网“一张网”;“2”即教育中心云和区域(学校)边缘云“两朵云”;“3”即教育教学资源中心、能力中心、大数据中心等“三中心”;“4”即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四个智慧教育应用,形成服务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技术基础。探索“建、管、运”一体化模式。运用数字福建数据平台、应用支撑平台、运维监管平台,提供数据和应用支撑服务,推动各类“互联网+教育”平台统一用户管理,促进各类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互通、衔接、开放。构建融汇贯通体系。加强教育数据集约管理,引导市县区和学校梳理再造业务流程,探索“标准化+个性化”的应用模式,推进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育数据交汇融合。

  发挥要素价值,着力彰显数据赋能溢出效应。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数据优势,以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支撑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运用教育数据驱动教育“放管服”改革,融通公安、人社、民政、住建等部门数据,实施“入学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等改革,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围绕“教、学、管、评、测”五大方向,开展“无感式”“伴随式”数据采集,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推行“人工智能+教学”模式,挖掘分析学籍、资源、考试、学生行为等公共数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助手”等功能,实时采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新数字化学生服务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长周期、多维度的数字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建成“福建助学”智慧资助云平台,实现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信息共享,精准识别并资助建档立卡等特殊群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

  强化底线思维,着力保障数据赋能安全可控。围绕数据、技术、系统、网络、管理等方面安全,构建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安全格局。健全安全体系。按照国家数据安全工作要求,针对教育系统海量数据,建立教育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高安全保护水平。加强源头管控。健全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制度,严格数据收集、汇聚、存储、流通、应用、销毁等环节安全管理,规范数据采集范围、访问权限、存储周期和共享方式,降低安全风险。强化攻防演练。持续举办“闽盾”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全流程模拟监控预警、发现上报、应急决策、组织应急、事件备案、总结判断等各环节推演,健全“一网攻击、全网防御”的协同防御机制,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叶燊表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福建独特优势,以本届数字中国峰会的举办为契机,持续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数据资源化,充分激活教育数据潜能、释放乘数效应,以教育数据驱动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原文链接:http://jyt.fujian.gov.cn/jyyw/jyt/202405/t20240525_645460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