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立足教育和服务两条工作线,聚焦研究生群体的情感、家庭和个人发展三种需求,整合利用学生、导师、辅导员、家长和心理专职教师五种资源,积极探索实践“1235”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聘任心理咨询兼职教师
——“1”个理念:生命至上,健康第一。该校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将研究生心理健康作为重要职责和任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成立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设立“心理教育教研室”,构建并完善“学校—学院—团队(班级)—心理联络员—学生”五级心理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陕西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优秀剧目巡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场演出
——“2”条工作线:教育为主,服务支撑。在心理育人实践中,围绕“教育与服务”两条主线开展工作。面向研究生导师,一体化推进“导学”培训,通过系列首岗导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工作培训等,拓展导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教育引导能力;举办“邰城精英”导师沙龙,围绕研究生心理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分析研判、交流探讨。面向研究生辅导员,定期开展实务交流工作坊,邀请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培训。面向研究生,开办研究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开展心理疏导及咨询服务,增进研究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引导广大学生自我关注、自我提升。大力开展导学趣味运动会、导学心理团建、“一院一品”特色品牌等师生共同参与的系列活动,大力推进导学共同体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研究生心理联络员培训
——“3”大群体:全面关注,精准施策。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将情感困惑、家庭困扰、个人发展困扰的“三大群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积极落实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大力开展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面向心理预警学生建立“面对面”逐一评估会诊机制并落实“五个一”帮扶,即一名学生、一名老师、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确保及时、动态干预。每年按照“1:30”选聘研究生心理联络员,确保“最小单元”有人关注心理健康工作,及时发现、报告相关问题,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定期开展“心灵之约”“阳光护航”“伴你成长”“心语心愿相知相携”和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紧贴学生需求,解决情感困惑、家庭困扰、个人发展困顿等问题。在开题论证、春招秋招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全体研究生提供心理微电影、心理漫画等特色心理教育实践体验等服务,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增强“内动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朋辈心理互助技能提升训练营
——“5”种资源:丰富主体,形成合力。整合导师、辅导员、专任教师、家长、心理联络员五种资源,推动全员参与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一是严格落实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要求,鼓励导师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帮助心理困扰学生理清问题根源,对接帮扶资源,发挥好导师帮助作用。二是辅导员对心理困扰和危机研究生重点关注,建立“一生一档”,及时研判学生心理动态并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发挥好辅导员辅助作用。三是完善学院心理专干队伍建设,针对研究生群体需求,专职心理教师和社团指导教师主动走进课题组为研究生提供疏导咨询和团体辅导,发挥好专职教师援助作用。四是推动家长参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如实报告情况,持续关爱学生,发挥好家长协助作用。五是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技能提升训练营,对研究生朋辈心理联络员开展系统化培训,以点带面推动形成“他助—互助—自助”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氛围,实现好学生自助和互助作用。通过有效整合利用“五种资源”发挥好“五助作用”,构建心理育人体系,形成心理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