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秉持OBE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系统推进课程评价改革,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在全校聚“力”开展课程评价工作,完善过程评价制度,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善教学设施,持续提“质”人才培养。
把握“两性一度”内涵,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及评价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对照国家“金课”建设标准,以多元化、过程化、共享化为建设原则,准确把握课程建设“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应用型课程评价体系,涵盖目标和定位、教学设计、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测试考核、教学效果等8个一级指标以及课程定位、课程目标、知识结构、教学团队等25个二级指标。要求参评课程提供《课程质量自评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20项支撑材料。注重形成性评价、真实性学习及效果评价,发挥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的导向作用。该指标体系获得了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专家的高度肯定,也被省内外高校学习借鉴。
建立“四级联动”机制,确保课程门门过关。为确保课程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建立了“校领导—教务处—学院—任课教师”的四级联动评价机制。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制定周密的课程评价实施方案,建立校院两级专项工作组,多次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广泛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实施。教务处梳理开课清单和课程信息,准确公布各学院参加评价的课程数量等具体信息;学院按照学校工作部署要求,召开多轮辅导培训会,让专任教师掌握课程评价标准,熟悉评审流程;任课教师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撰写《课程质量自评报告》,规范提交课程评价材料。实行督促约谈机制,纪检部门牵头督查工作落实情况,学校领导对未按进度完成任务的学院或个人进行约谈,限时整改。同时,持续开展覆盖全校1112名教师的课堂教学磨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修、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等,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了教师“人人参与”,课程“门门参与”,目标“门门过关”。
规范“三程四环”评审,提高课程评价质量。课程评价采取“三程四环”的评审程序,三程是指“先分散、后集中、再重点”三个评审过程,四环是指“课程团队自评、开课单位初评、校内专家集中评价、校外专家重点评价”四个环节。课程团队对所授课程开展课程质量自我评价,撰写《课程质量自评报告》,准备支撑材料;开课单位成立至少包含1-2名行业企业专家的课程评价专家组,在审核课程质量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的基础上对课程质量初审;教务处进行复审,不合格者退回开课单位,整改后重新提交;校内课程评价专家匿名对课程评价资料进行集中评审;学校组织校外专家成立课程评价专家组,复核把关,确保课程评价质量。采用流水线评审方式,在集中评审和专家复核环节,每位专家只对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项二级指标进行评分,降低专家主观评分差异影响,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同时,学校自主开发“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课程评价系统”,信息赋能课程评价,切实减轻教师和评审专家的工作量,确保各环节各流程便捷高效。全校1231门次课程,24620项课程评价材料全部审核过关。课程评价的扎实推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水平。近3年的学生评教结果显示,教师课堂授课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师生对学风的整体满意度为96.51%,学生对教风的满意度为98.56%。
注重“两风一课”建设,完善多元考核方式。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注重“两风一课”建设考核,持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由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牵头,坚持每天在两校区对教风学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编发“教风学风检查周报”,规范教学运行。在“集中教学磨课”中,推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教师运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案例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两风一课”建设,学校“修身敬业、严谨治学”的教风与“勤学善思、经世济民”学风显著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丰富课程考核方式,实施教师考核为主、学生互评为辅、信息化教学平台考核为补充的多元考核模式,开展学生自评、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的“四评”考核,突出从综合运用能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与规划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价值观及双创思维等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全面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强化“双向协同”运行,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学校实施“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协同运行架构,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逆向线性约束链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集中磨课—课程评价—专业评估—学院教学管理评价—毕业生跟踪及信息反馈”的正向实施改进机制,确保课程评价有效推进,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秉持OBE教育理念,按照“专业调研论证、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论证、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的程序,结合办学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作为起点和归宿,设计能有效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按照“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制定毕业要求与课程关联矩阵,将毕业要求落实到具体课程,以拓扑图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在逻辑。做到课程体系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制定出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课程质量提升实施办法》,建立长效评价机制,设置专项经费,对“课程评价”活动中的先进个人给予3000元资助,先进集体给予10万元资助,引导任课教师更多投入课程建设,持续提高课程育人质量。“双向协同”运行机制的实施,教师们明确了课程建设内涵,理清了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PPT课件、考试大纲的内在联系,提升了课程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1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9门、省级专创融合特色课程6门。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大赛中取得可喜成绩,1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4人荣获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近3年,学校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持续攀升,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54项,其中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项,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省级奖项902项。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