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选派30名干部深入巴中市南江县、平昌县及甘孜州康定市、道孚县等县(市)、村定点帮扶。学校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整合医疗教育资源,深化品牌内涵,开展“教育+卫生”特色帮扶,大力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技术技能型人才,让更多学子通过“一技之长”实现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梦想,冲在了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构建医教“新网格”。紧盯定点帮扶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构建“以医疗帮扶团队为核心、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阵地、以基层医卫人员为主体”的公共卫生医教服务网格,探索建立“校—院—县—村”四级医教联合体,创新“以校包院+以院包科”模式,指导开展新技术、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建立医院托管、联合科研、项目孵化等常态化制度,推行医卫人员、医卫机构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构建精准医疗帮扶的长效机制。
练就队伍“真本领”。依托“一校两附院”运行机制,组建“学校+附属医院+帮扶县医院”帮扶“朋友圈”,持续实施“医卫人才订单式培养”“就医一站式服务”等专项计划,开展“骨干村医培训进校园”“专家送医进基层”等主题活动,实现了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先后接收200余名乡村医生住院规范化培训,“师带徒”结对组团开展20余个专题知识讲座和能力提升项目。先后面向脱贫县、民族地区培养了1000余名定向医学生,定期跟踪指导帮扶,持续做好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后半篇”文章。
激发帮扶“内生力”。发挥医学博士、高级职称专家智力优势,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与帮扶地区医务人员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对农村常见病、疑难病开展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医疗理念,深挖当地文化、风俗、环境等资源,将地方产业、历史人文、卫健事业三者有机结合,在康养、医养等方面培育优势产业群,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