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专栏 >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六抓”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六抓”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30 21:05:41作者:佚名来源: 贵州省教育厅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全省高校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建双高、走康养、强专业、兴产业”的职业本科建设新思路,“强内涵、强专业、强特色、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着力“六抓”,为学校新征程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政策落地,主动出击、积极争取,高标准的职本办学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制定《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行动方案》,快速推动120项重点任务建设。二是积极申报部省级项目。承接并实施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169项任务;制定方案、组建团队全力推进“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申报,2023年共有4类5项获批建设;累计获批“兴黔富民”“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60余项。三是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贵阳康养职业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效推动21类138项重点工作任务建设,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用地、用房、图书、实训、师资等条件。

  抓体系质量,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一是聚焦“校校合作”,探索构建“三三同步”职普融通新模式。通过建立“双方学校、二级学院、专业团队”三层对接体系,坚持“双特引领,双境交替、双轮并驱”的三双人才培养主线,构建“内容融通、资源融通、标准融通”的“三融”保障机制,率先与中南大学实施共建“护理湘雅班”的“职普融通”贵州实践。二是聚焦“中高本硕”,推动构建“三三一体”纵向贯通新体系。学校以推进贵州省“中高本协同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3+2专本衔接、3+4中本贯通,探索推进专硕研究生培养为主要形式,通过与省内11所中高职学校合作,联合建立“三段一体”的贯通专业链、“三维一体”教学资源链(即教材、教师、课程)、“三级一体”书证融通链。

  抓基地提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品质的产学研基地持续构建。一是建立“一链一盟”多方协同联共体。对接产业链,成立了全国智慧家政产教融合共同体、中药民族药市域产教联合体。二是建立“一群一院”产教融合教学基地。与泰康之家、新天药业等行业或区域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了健康养老、中药民族药等5个产业学院与卫生健康、智能康复等3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建立“一体两翼”科教融汇研创中心。整合校企资源,建成了以全省唯一的省级康养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省级健康养老协同创新中心与康养特色食品转化中心为两翼,省级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为支撑,四域并进(即产业发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标准开发四个研究方向)的研创中心。

  抓开放合作,立足东盟,双向合作,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持续深化。一是建立“中国—东盟”国际康养人才培养平台。学校承办两届“中国—东盟国际化康养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实施“家和班”等国际养老人才订单班,在马来西亚玛莎大学建立海外“临床康复中心”等1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累计培养国际老年护理人才近千名。二是开发“中国—东盟”国际康养教育资源。依托中德COGNOS康养国际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合作推进中德国际养老、康复等相关领域、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建成了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示范课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

  抓服务供给,精准匹配,研产一体,高效能的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构建“四产协同”的科教服务新机制。学校聚焦“产业、产技、产品、产教”四个关键要素,整合组建“校企院”三方融汇的创新团队,紧扣贵阳贵安重点发展的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两大产业,深化科创能力与技能培养融合。二是建立“线上线下”的培训服务新平台。推动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类),省级社区健康教育基地等平台6个,新增鉴定工种15个,引进开发培训课程235门,年均完成超2万人次。

  抓基础建设,多措并举,多方筹措,高要求的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一是校园面积实现了4倍多的增长。二是获批国家发改委教育强国工程投入资金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场地设施全面升级。三是推进与省、市属公立医院等贵阳贵安医疗机构协同合作,教学医院建设取得突破。


原文链接:http://jyt.guizhou.gov.cn/xwzx/zxlb/202407/t20240726_851650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