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重庆工程学院“1234”工作体系“四实”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重庆工程学院“1234”工作体系“四实”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时间:2024-08-02 23:00:39作者:佚名来源: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探索构建了“1234”就业工作体系,以“四实”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突出“就业育人一条主线”,“严实”政治引领价值取向。学校将就业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关口,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就业教育与生涯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等深度融合,通过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就业竞赛、模拟应聘、AI求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途径,激发学生的专业认知与职业愿景,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引导,引导学生向基层一线、向国家需要、向产业发展前沿择业,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建好“两支指导服务团队”,“夯实”打牢就业工作基础。一是建好校外专家指导服务团队。学校积极邀请市内高校就(创)业指导专家、企业资深人力资源或技术领域专家参与在校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通过第二课堂讲座、沙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贴近产业前沿、更贴近企业用人需求、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三贴近”理论和实践指导。二是建好校内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学校拥有市级、成渝地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专家7人,通过“生涯咨询工作坊”为在校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学校拥有校院两级就业创业服务教师团队,在二级学院创新设置“就业科”;组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联络团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助理团队,负责校级各类就业活动的联络与实施。

  三、打造“三个线上线下平台”,“坚实”学生求职关键支撑。一是打造就业市场网络平台。学校作为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工作站,已建成就业基地800余个,拥有就业企业资源4000余家,按地区划分责任片区,建设起就业市场网络。二是打造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学校建有课程、讲座、赛事、咨询、实践“五位一体板块联动式”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开展各类指导活动。三是打造AI赋能智慧就业平台。学校建有就业网站,对接国家“24365”平台、重庆高校智慧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建有“重工就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资讯;启用短信平台,依托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向各类毕业生群体精准发送指导、招聘活动信息;启用AI简历、面试等功能嵌入,为毕业生提供智能化就业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为毕业生就业精准赋能。

  四、实施“四大就业促进行动”,“做实”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实施“以赛强技、以赛促就”行动。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分年级、分阶段为在校生规划各类参赛项目,通过赛事活动强化政策宣传、唤醒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求职本领。二是实施“精准帮扶、暖心服务”行动。实施“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制定学校领导干部帮扶计划,“一对一、点对点”精准落实“3个优先”,确保为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3个以上的优质就业岗位选择。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学校为受贫困毕业生提供2000元/人的经济援助,并设置就业帮扶专项资金。实施送生到岗的贴心服务。针对身体残疾或其他困难的毕业生,学校派老师护送学生参加招聘会、与用人单位积极交流,最后送学生到岗位就职。三是实施“扎根基层、建功青春”行动。积极推进基层就业工作。学校积极开展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宣讲,连续2年承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庆地区城市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扎根基层、建设基层的就业岗位资源。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按照“一年两征”的要求,定期组织政策宣讲、思想动员,有序组织在校生及毕业生参军报国。2023年,学校被表彰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集体”。四是实施“双创领航、以创促就”行动。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立足专创融合、实践育人,打造校院两级实践平台,强化双创课程和实践活动两大抓手,筑牢导师、组织、制度和经费四大保障,构建了“224”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双创领航、以创促就”计划,开展在校生双创意识教育、技能培训,以双创促进就业。学校创新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国家级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


原文链接:http://jw.cq.gov.cn/zwxx_209/bmdt/gxxx/202408/t20240802_134587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