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古韵今风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记录合肥城市更新中的记忆与重生

古韵今风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记录合肥城市更新中的记忆与重生

发布时间:2024-08-02 23:33:01作者:佚名来源: 安徽省教育厅

  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穿越了寒冬,历经了春日的生机勃勃,直至仲夏的热烈,席卷了整个中国。这股力量同样渗入庐州古城合肥,点燃了无数青少年的热情之火,引领着他们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新”与“旧”。本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安徽选区,超过一万名选手踊跃报名,彰显了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重魅力。

  巢湖之畔、大蜀山下的合肥,以镜头为笔,捕捉并记录下那些以英语为媒,深情讲述安徽故事的精彩瞬间——从包公祠的清廉之风到科技城的高速发展,从六尺巷的谦让佳话到巢湖之滨的水波荡漾,每一个故事都是合肥这座城市古今交融的生动注脚,向世界展示着合肥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庐州合肥,是“一代名臣”包拯一生的起点,他在这里出生、成长,包拯28岁考上进士,为孝顺父母,他多次辞官,返乡侍奉双亲,直至38岁。包拯离世一年后,其灵柩被运回合肥,叶落归根。

  来自合肥大学的陈露同学,对包公文化有着独到的现代视角,当她踏入历史悠久的合肥包公祠时,她以满腔的热情与鲜活的叙述方式,为我们细致描绘了一幅幅包公文化的多彩画卷。

  The culture of Bao Gong is diversified, which not only contains moral quality, the spirit of rule of law, and the spirit of “people-oriented”, but more importantly,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包公文化是多元的,蕴藏着道德品质,法治精神,改革精神,民本精神,实干精神。)

  

  来华留学生,也感受了这座城市的人文魅力。因“让他三尺又何妨”而成就的“六尺巷”,是安徽的一张文化名片。然而,这条直来直去不过百米的窄巷,却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它承载着先人礼让为先、邻里和睦的崇高美德,镌刻着面对纷争时自我反省、以和为贵的智慧光芒。

  如今,这条巷子在合肥园博园展园之一的安庆园内被精心复原。走入展园,顺着石子小路,来到狭长“六尺巷”,来自俄罗斯的合肥工业大学来华留学生艾力在现场,用脚丈量了这跨越时空的“六尺”距离。

  

  今年三月,安徽大学的杨星宇走在合肥一条特别的路上——延乔路。这条路上布满菊花、卡片,满载敬意,如信使般将现代人的情感与革命先烈紧密相连,让人在行走间便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值陈延年烈士牺牲97周年之际,杨星宇手捧菊花重返延乔路向英雄献花,并弹奏了一曲《那些花儿》,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深切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真诚歌颂、不懈追求。

  Now what I have witnessed here is the happiness of the citizens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city.The echoes of history are so distinct.We should never forget the roots of our history and the struggles of our predecessors.

  (现在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市民的幸福和城市的繁荣。历史的回声如此清晰。我们不应忘记历史的根源,不应忘记前人的奋斗。)

  文明——水润城兴引领城市“向活”

  水孕育了文明,繁衍了城市。合肥这座城,因水得名,因水而兴。淝水交汇,巢湖泽被,永恒流动的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与寄托。

  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徐雯,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和一群年轻人出发,“用水丈量一座城”。她们以合工大校园内的斛兵塘为起点,走到包公池、再到逍遥津、水西门、黑池坝和雨花塘,蜿蜒水系犹如精美“玉带”穿城而过。

  

  We all come from different places, and almost every city has its own mother river. It has always guided us so we can find peace of mind by following the current, leading every parting child homeward.

  (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与城市,几乎每个人的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条母亲河,它一直指引着我们,沿着水流就能找到让人心安的力量,牵引着每一个在外的游子找到回家的方向。)

  创新——科技之光引领城市“向新”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今天的合肥,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首先,合肥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20世纪60年代末,科大在合肥落地生根,时至今日已成为合肥一张闪亮的名片。

  来自安徽外国语学院的陈梦旭认为,合肥能完成从科教基地到创新高地的转变,在于变科教优势为发展胜势。

  Hefei is home to numerou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th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o on.These universities have produced a great number of talents, providing endless impetu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合肥是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所在地,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这些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科大硅谷”作为合肥创新生态的重要窗口,与合肥汇聚的国家级与省级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人才与资源共享、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以及创新生态构建等关系。来自马来西亚的安徽大学来华留学生何劻谘在参观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魅力,这种亲身体验让她更加坚信引进先进技术对于马来西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大硅谷汇聚了中国科大等高校的智慧与创新力量,这里科技与创新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激发出令人瞩目的火花。”

  青春讲述中国故事,绘就多彩文化地图

  

  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副书记洪欣表示,合肥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文里文气”——承载着淝水津渡的古韵庐城风情,与“科里科气”——科技创新引领的蜀山新貌交相辉映。两者相辅相成,不仅为合肥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在本次活动中成为两大鲜明主题,激励着每一位活动参与者讲述合肥如何在古老文化的滋养与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成就了一座古今融合、科创领先的活力之城,预示着合肥未来无限广阔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7155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