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专栏 > 遵义师院“五聚焦五着力”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议精神

遵义师院“五聚焦五着力”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18 01:53:51作者:佚名来源: 贵州省教育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批示,以及全国、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议精神,遵义师院突出“红色”特色,“五聚焦五着力”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聚焦红色文化,着力用好“两本教材”。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确保100%使用国家“马工程”重点教材和“两课”国家统编教材。突出贵州遵义特色,利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平台,将“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作为本土教材开发的点,开发《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长征故事进校园》等4 套校本教材和《苟坝会议:坚持真理 敢于担当》等10多个思政微课;利用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牵头单位优势,谋划建立贵州思政课程资源库,汇集精品思政课90余个,并将时代楷模黄大发、杜富国等典型事例搬进课堂,从思政课程教育彰显“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

  二是聚焦红色基地,着力融通“两个课堂”。利用学校红色文化馆、校史馆、百年广场、长征音乐厅、长征美术馆等红色场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倾心打造线上线下、课前课后、室内室外,党政工学团联动,说学演奏唱为一体的红色“思政教育综合体”,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解读专业课程中的基理、历史、成就、民歌、音乐、乐器、图、画、谚语、古诗、人物、经典、轶事、案例、科学家,课程思政中“不贴标签”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提升思政小课堂的“点头率”和“抬头率”。与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140多个红色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三下乡”“情景式”“探究式”“沉浸式”等现场教学实践、产学研、游学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创建富含遵义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

  三是聚焦红心青年,着力推动“两个建设”。立足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红心青年”,利用学校“遵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平台,发挥54名专家的作用,建立健全遵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遵义师院区域教育“龙头”“智囊团”作用,与地方职能部门合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中心”对大中小学思政教师进行轮训,擦亮遵师教育“红心”底色。发挥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平台,建立贵州省首家“遵义家庭教育学院”、遵义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推进“校家社”思政育人协同化建设,推进全社会积极参与共育“红心青年”。

  四是聚焦红色基因,着力建好“两支队伍”。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标准建设思政教师队伍,借助学校“上划”契机,按1:350的标准优先调优配强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定“强师”三年计划,“稳、引、培、用”相结合,坚持“先进后出”的原则,保证学校专职思政教师队伍稳定。聘请一批名校教师、行业劳模、杰出校友等兼职思政教师,扎实推进“我与名师(人)面对面”品牌建设,新柔性引进思政教育背景2 名领军人才、2名“优青”人才,实施思政教师“大雁领航”“狼群效应”行动。

  五是聚焦红色精神,着力彰显“两大效果。“适应社会需要”办学,利用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将“长征精神”转化为“红色精神”育人实践行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十大育人体系之中,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征班”,高质量就业“领跑”全校各专业,今年新扩招一个“长征班”,打造的“长征课堂”得到中央领导肯定批示,红色文化培养“政治过硬”的人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X+1”育人模式,在国家教学大纲中至少选修一门技能特长课,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省委省政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发挥学校东南亚多国留学生语言优势,与贵州黔越优品进出口电子商务公司“校企合作”,建成全省高校首个“‘一带一路’黔货出海贵州遵义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开通越南、泰国、老挝、菲律宾、柬埔寨5条国际专线,形成“5+3”国外国内“直播带货”,推动“遵义红”“贵三红”“正安吉他”“都匀毛尖”等一批贵州特色产品“黔货出海”,跨境电商成为学校学生“最抢手”的特色选修课程,“黔货出海跨境电商”将在今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亮相;与智能语音“领军企业”科大讯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办“讯飞班”成效明显,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双方新达成今年扩大60%规模招生、共建智能现代产业学院、高性能人工智能实验室等6个方面新合作,普及学生“人工智能+”技能,实现“本领高强”效果。


原文链接:http://jyt.guizhou.gov.cn/xwzx/zxlb/202407/t20240722_851410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