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基础教育 > 周口市:前瞻系统谋划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周口市:前瞻系统谋划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2024-08-24 18:26:03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周口市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总体发展目标,结合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和城乡一体化布局,加快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教育领域重大改革。

  

  突出五育融合,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坚持德育为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周口片区联盟”作用,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确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切实发挥体教融合优势,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推动中招体育考试制度改革。探索构建完备的美育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周口市学生综合成长发展指导中心,启动社工入校试点项目,引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面向中心城区6所试点学校提供社工入校服务。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测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夯实基础教育战略基点。健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保障机制,扩大托幼一体化覆盖面,以全市46所省、市级示范园为依托,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三年内该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97%,公办园幼儿占比达到60%。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每个县(市、区)每年组建2-3个优质教育集团。2024年力争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争创省级优质教育集团3个以上。2030年前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全面深化评价机制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对接新高考改革,完善选课走班方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十四五”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持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确保入学率巩固在97%以上。加快推进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全覆盖,持续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创建。逐步健全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完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矫治教育体系。加强郸城县第十六中学、鹿邑县明德学校两所专门学校建设管理,促进专门学校教育发展。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工程。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高等教育发展高地。以建设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抓手,实施“双高工程”。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快综合高中建设,厚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努力培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支持周口师范学院围绕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研究生培养为方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下设5个二级学院,着力培养硕士研究生。支持周口师范学院和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对标世界、国内同类一流专业,完善设置,加大投入,全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支持本科院校争取设置医学院。持续优化全市高等教育布局。支持筹建河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河南应急管理学院、周口智慧能源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支持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加快推进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文理职业学院、周口理工职业学院等新校区建设。推动高校开展双创空间建设,支持周口师范学院的大学科技园、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的翱翔众创空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周口交通技师学院众创空间、周口文理职业学院双创空间建设。推动高校与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到2025年建成49个研发中心(平台)。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机制,积极争取高水平大学来周口办学。强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升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弘扬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突出尊师重教,持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教师准入管理制度,实施师德师风考核激励与约束,健全师德师风失范督查反馈,加强师德师风失范惩处和责任追究。持续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025年年底前,全面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巩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成果,推动中小学教师校际、城乡间实现交流,优化教师资源布局,均衡配置中小学教师资源。创建河南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验区,落实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招录计划,引导高层次人才来周口从教。持续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校长职级的选聘与使用、校长交流、降级与退出和激励与保障的机制。落实 “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完善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制度,形成全社会为教师减负、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周口市教体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8-21/30532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