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去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看今朝人文重崛起再度领风骚。”伴随新时代铿锵前行的步伐,桐城崇文重教之风更加浓厚,教育事业发展高潮迭起。近年来,桐城教育秉承先贤的遗风惠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市,全市教育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蓬勃气象。
近年来,该市教育支出累计达37.87亿元,年均增长6.2%。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所、新增学位3800个;完成所有城乡学校厕所提质改造及22所标准化学校、56个“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136套教师周转房建设任务;3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项目全面竣工。64所学校完成数字化校园网络标准建设,“在线课堂”使用率达97.74%。
“近年来,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面对新增人口规模变化等因素叠加影响,我们主动布局,下好先手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接受更好教育的热切期盼。”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疏波说。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组建13个义务教育办学集团校,13个幼教集团园,学前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高,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45%,“本土型”教育集团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15个市县级城乡联合体教研工作坊成功建立,“名校+”“共享+”办学模式进一步夯实。无证培训机构和无证幼儿园全面清零。在全省率先推行专业化校车运营模式,累计投放校车66辆,开通运营线路83条,惠及学生1685名。 “1530”安全教育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
为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该市实施程序化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渐进式推进“书记项目”(即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书记、校长实施“四个一”提升工程),让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示范作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制定出台了《桐城市公办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暂行办法(试行)》《桐城市公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的规定(试行)》等队伍管理改革方案4个, 386名教师入库交流,82名书记、校长回归课堂参与一线教学;91名定向公费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建设名师名校长工作室4个、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29个。获全国表彰1人,入选省级表彰和培养计划的一线教师有11人,评选“文都名师”39名。
发展教育事业,首要在育人,关键看育人。该市持续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开发六尺巷等传统文化课堂5个,黄梅戏曲表演、智能机器人设计等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40多种,培育各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37家。建成研学基(营)地16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7处。桐城中学先后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系全省县级高中唯一。江淮工业学校等3所中职学校相继通过B类标准学校验收。各级各类学校获国家级、省级命名表彰10所, 76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3名学生在安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中喜获“市长奖”。
桐城人文勃兴,教育源远流长。在这片英才辈出的土地上,教育必将浩浩如长江,注之不盈,汲之不竭。(特约通讯员:何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