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9月18日,全省教育大会在郑州召开。
连日来,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河南省教育厅推出“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报道,今天谈的主题是“发展优质高等教育,学科学院专业优化调整”!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任文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动员部署,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建设教育强省的强大合力。
新乡医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强化内涵建设,深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新医力量。
一是要高举旗帜,凝心铸魂,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二是要细化任务,打造亮点,全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秉持“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发展重点、提升内涵”的理念,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完善学科评价体系,推动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加强专业学院和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学院+专科医院”发展模式,推进落实医教研一体化协同发展。
三是要引育并举,质效双提,着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推进教师中心建设,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构建“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三级联系高层次人才机制。优化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推进领军人才服务定制化、学科带头人服务个性化、人才基本服务便利化。
四是要准确把握,科学谋划,把大会精神转化为新医方案。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全面吃透改革要求,深入把握学校前一阶段改革成效,准确把握下一阶段改革重点任务,在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宏伟实践中将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之举,为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夏元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强调要处理好“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重大关系,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重点和最终目标。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助推国家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目前,中原工学院正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全省高等教育作出的“三个调整优化”战略部署,全力决战决胜筹建高水平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依托现有学科专业架构和人才引育情况,坚持“以社会发展需要建学科,以学科发展需要建学院,以学院发展需要建专业”的原则,纵深推进学科学院专业重塑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深入重塑调优电子信息相关学科。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瞄准行业产业需求,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和织物电子明确为学科发展的核心特色领域。新一轮获批的9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中有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电子信息类5个学科;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8个硕士学位点,目前1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中电子信息类9个,占比达到52.9%。二是持续做优做强电子信息相关学院。学校对比借鉴国内高水平电子科技大学学院设置标准,调整或新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感知与仪器等8个电子信息类学院;同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赋能纺织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等传统学院,成立了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材料电子与储能学院等新型学院。电子信息类相关学院达到17个,占比81%。三是不断优化强化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新增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10个电子信息类专业。目前,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占比达到35%。同时,学校正在积极筹备再新增6个电子信息类专业,到2025年,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也将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中原工学院将持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具有一流学科的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王全良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高校责无旁贷。安阳师范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国家战略、地方需要和学科优势,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探索出了“特需”“特区”和“特色”一体化设计的“三特”学科专业建设模式。
一是有力服务“特需”。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确保甲骨文研究有人做、有传承”的殷切嘱托,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安阳市区域中心强市战略的特殊需求,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出甲骨文信息处理、汉语海外传播、红旗渠精神研究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与比较优势的学科专业品牌,形成了甲骨文信息处理学科群、文化传承创新专业群等学科专业集群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建构了以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为特色的研究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等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服务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需”。
二是重点支持“特区”。学校实施以汇聚优势资源重点支持发展的“特区”政策,先后建设了教学研究型二级学院、硕士学位培育点和特色优势骨干学科群三大“特区”,重点支持优势特色骨干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校先后建设河南省重点学科12个,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实现了学校从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硕教育并举的转变,在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学科特色、培养学科人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是坚持打造“特色”。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擦亮师范教育底色。建有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和红旗渠精神传承弘扬中心,取得了国家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的重大突破,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甲骨文考释研究中,建成国际上容量最大、信息最全、业内影响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殷契文渊”,研发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发布全球最大“甲骨文多模态数据集”,发起“全球数字甲骨回归计划”,组建“数字甲骨共创中心”,让散落海外的甲骨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故乡。
今后,安阳师范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坚持以“三特”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安师力量。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郭改英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陆续召开,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推进新时代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洛阳师范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六大特质”,深刻把握教育强国“五个重大关系”,认真落实教育强国“五项重点任务”,锚定更名大学目标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成效书写好建设教育强省的洛师答卷。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健全“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机制,注重挖掘新时代伟大变革、红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育人资源,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充分彰显教师教育和河洛文化育人特色,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二是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学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聚焦“学部制”“院办校”“书院制”等重点任务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创新机制,加强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团队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汇,持续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统筹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按照“做强师范专业,保底色;做优文科专业,创特色;做特应用专业,添亮色”的总体思路,形成服务基础教育和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传承百年师范精神,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经师”与“人师”统一、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坚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在建设教育强国中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加强统筹谋划,强化协同联动,持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高站位、高标准谋划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见效。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立德树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培育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型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二是深化综合改革,以钉钉子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着眼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瞄准市场和技术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学科系统布局和创新资源整合,以人才培养需求、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综合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做强做优特色专业,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落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细化工作任务指标,全面对标对表,狠抓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地见效。高效率推进重点工作,围绕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申硕攻坚、人才兴校、科技创新,出实招、求实效。善用“人工智能 ”为高等教育全面赋能,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奋力谱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许昌学院
许昌学院党委书记 郭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教育大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对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动员部署,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都对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书记楼阳生在会上强调要以人才培养需求、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深入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培育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信心。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必须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是面向社会需求、服务重大战略、加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必然要求。许昌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三个调整优化”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对接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和许昌市16个现代化产业发展链条,坚持“撤增锻塑”并举,着力打造与地方产业高度契合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一是实施“优势学科培育工程”,对标一流学科,高起点建设由三名中原学者引领的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3个优势学科,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学院。二是实施“理工专业锻造工程”,对接产业链,做强“电力装备与信息工程”专业集群、做优“新材料与能源”专业集群、做特“食品医药与健康”专业集群、做新“建筑与人居环境”专业集群,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三是实施“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深化产科教融合,一体化推进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研究院建设。四是实施“创新服务提质工程”,构筑一流“平台+创新团队”,汇聚创新合力,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五是实施“高端人才汇聚工程”,改革管理制度,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学校将以入选全省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质量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高校和“院办校”改革高校为契机,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建成教育强国、建设现代化河南贡献积极力量,在中原更加出彩中书写许昌学院绚丽发展的新篇章。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 华小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对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动员部署,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平顶山学院作为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坚定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省重大部署和平顶山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调整优化提质,加快推动学校向理工类应用型转型发展。
一是加快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全面推进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近年以来,学校以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为引领,主动服务河南省重大战略和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度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材料化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康养”等学科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实施“一群一区服务行动”“科技助企赋能行动”,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六个对接”,全面推进“项目化+导师制”育人,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联合牵头组建面向新材料领域的省实验室“尧山实验室”;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新增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有两个为工科专业。转型发展经验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进行交流,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二是转型聚焦制造业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向理工类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强力推动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学校坚定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服务河南省“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聚焦制造业强省建设,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制定了向理工类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4部4院”学科学院建设布局,以尧山实验室为引领,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化工三大产业链,对接平顶山市“一主二优四新多支撑”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强材料化工、做优智能制造、做特电子信息、做大医疗康养等4个学科专业群。力争到2027年,理工医类专业和在校生数占比均达到70%以上;到2030年,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以上,理工医类学位点占比达60%以上。
三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奋力创建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一阶段,平顶山学院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化河南建设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奉献、追求卓越”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入实施理工医类学科专业群强化、科技创新攀登、产科教融合提质等转型发展“七大工程”,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全面提升学科专业群对河南省、平顶山市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力和支撑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平院力量。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校长 李晓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我省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地处中部地区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和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使命。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优化调整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一是实施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向理工类高校转型。确立建设“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强化守正与创新、突出优势与特色,加快推进向理工类高校转型。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依据自身办学基础,面向河南省“7+28+N”产业链体系和驻马店市产业发展“九大集群”,按照“产业链主导、专业链对接、学科链支撑”思路,建设重点学科,培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打造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优势专业集群。
三是主动面向未来,积极布局发展新兴学科专业。一方面布局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引领区域未来产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升级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赋予传统学科专业新优势、新特色。积极发展“建筑设计”“文旅设计”“乡村设计”等方向,助力“设计河南”战略。
四是深度融入产业,构建产科教联动发展机制。通过市、校、企合作,共建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药谷(驻马店)研究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等一批创新平台,发挥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重点研发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优势和作用,形成与区域发展双向赋能、互动交融的办学格局。
郑州商学院
郑州商学院党委书记 吴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意义深远,鼓舞人心,对我们努力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省教育大会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楼阳生书记提出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朝着建成教育强省目标扎实迈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郑州商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水平,锚定“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实现了党建高质量与学校发展高质量两手抓、两手硬。
下一步,郑州商学院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重要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和方向规律,立足商科办学定位,锚定下一个20年发展目标,朝着打造一流商学院的目标扎实迈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导实践,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要求体现在管党治党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检验党建看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三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学校商科办学定位,按照“商科+”的建设思路,优化学科布局,提高教学质量,抓牢特色专业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出具有扎实商科专业背景、现代职业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高金光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全省教育大会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遵循,抓牢“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锚定“建设以科技为底色、传媒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的办学理念贯穿教学管理全过程,培养“就业能称职、深造有基础、实践能力强、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从课程规划、课程协同、教学方式等方面同向发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要做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融合。充分利用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版本馆,“学习穆青 增强‘四力’”主题展,全国首家“焦裕禄精神青年学校”等红色资源优势和开封古城文化积淀,积极开拓思政课堂阵地。
(二)推动“三个调整优化”,带动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带动二级学院全面发展;要以高质量就业为工作中心,全员参与促就业工作,让学生“想就业,能就业,就好业”;要以“应用型”为中心,推进培养方案修订、小学期实践教学和产业学院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专业竞赛和岗位见习;要建设特色课程,将游泳必修课、心肺复苏课等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抓手。
(三)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持续推动教师上课达标考核工作,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稳步推进教师“一人一招”,推动科研团队建设工作,鼓励教师站在学科前沿开展教学、科研;支持教师开展跨学科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